移至主內容

【動保教育新知】家庭中的寵物與青少年:是雙向關懷還是互相傷害?

本次動保新知引自——Charmaraman, L., Cobas, S., Weed, J., Gu, Q., Kiel, E., Chin, H., Gramajo, A., & Mueller, M. K. (2022). From Regulating Emotions to Less Lonely Screen Time: Parents' Qualitative Perspectives of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Adolescent Pet Companionship. Behavioral sciences (Basel, Switzerland), 12(5), 143.

本篇文章為一篇研究型文章(Research),旨在探討家庭中飼養寵物與家中青少年情緒調節的關係。在數位科技高度滲透的時代,現今的青少年越來越離不開手機與網路社群。青春期早期是一個脆弱且不穩定的階段,青少年常面臨重大的情緒挑戰,其中包括自尊降低、學業表現不佳與焦慮感,其中,「寵物」作為不帶評價的家庭成員,在陪伴青少年度過不穩定階段,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幫助青少年感受到自我效能感(能照顧寵物)與脫離父母的依附(獨立),因此本篇文章欲探索在家庭中青少年與寵物之間的關係,討論青少年和寵物的互動如何影響家中青少年,同時一同探討,青春期階段的青少年與寵物之間的互動,如何影響家中寵物的動物福祉。

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問題意識有三,如下述:

  1. 從父母的角度,養寵物對青少年發展有何幫助?
  2. 青少年階段飼養寵物存在哪些挑戰?
  3. 青少年飼養寵物如何影響寵物的福祉?

基於以上的提問,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方法,首先透過線上調查的方法,邀請309名家中有青少年的家長進行問卷填答,其次透過回收的問卷資料,依據調查篩選器(parent survey screener)挑選高、低監督程度的父母,共聯絡 69 位家長,最終完成 31 次訪談。在過去,多數關於寵物對兒童與青少年影響的研究,主要依賴孩子本人的自述,本研究跳脫過去研究的限制,以「父母的觀點」作為探討家中青少年與寵物之間關係的視角,試圖以父母親的觀察來探討青少年與寵物之間的互動。

寵物為青少年帶來正向的影響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寵物普遍能夠帶給家中青少年正向的影響,受訪談的父母普遍認為,寵物在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情感支柱,青春期的孩子面臨孤獨、憤怒或哀傷時,家中飼養的寵物往往能提供安慰,受訪談的父母親也大多觀察到,青少年與寵物互動的過程,也讓青少年學會了同理心,減少自我中心的傾向。

除此之外,研究還發現,養狗還帶來了青少年實際的身體活動,例如遛狗,受訪父母指出,青少年與寵物相處的時間,讓孩子們從數位裝置(如手機、平板)中抽離,同時,寵物也在疫情中提供孩子們於線上課程時的陪伴,大多的家中寵物會在孩子於線上課程時陪伴於其旁,安定青少年於學習時的情緒,並減少遠端學習的孤單。

在社交方面,家中的寵物也有助於青少年拓展其社交關係,寵物往往成為青少年與同儕間社群互動的亮點(例如寵物的社群貼文),幫助青少年們拓展線上與線下的社交關係。青春期階段同儕關係對於青少年的情緒影響至關重要,孩子們透過分享寵物的故事與照片,與同儕建立了共同話題,甚至在社群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此種減少孤獨感的功能,對此階段的青少年影響甚深。

從飼養寵物看見青少年的挑戰

雖說飼養寵物為青少年帶來了以上的正面影響,但受訪父母們也指出青少年在飼養寵物時會面臨到的幾項挑戰。

第一,責任感不足⸺部分的青少年在照顧寵物時容易鬆懈,若父母未即時提醒與介入,可能會造成疏於照顧寵物;第二,情緒依賴過度⸺部分受訪父母指出,孩子會過於依賴寵物,即將生活重心過度放在寵物身上,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中的關係;第三,家庭矛盾⸺青春期的孩子有時會因為寵物較親近父母或兄弟姊妹,進而感到忌妒或失落,此種「誰才是寵物最愛的人」的競爭,反映出的是在青春期中,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困境與敏感性;第四,現實負擔⸺飼養寵物所帶來的現實壓力,諸如經濟壓力、對動物老去或死亡的恐懼、無法應對寵物意料之外的行為等,除了對青少年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也讓父母親們都深感挑戰。

青少年反饋給寵物的關懷

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不僅受益於寵物的陪伴,也會將其關懷拓展到陪伴其的寵物,即青少年不僅是從寵物身上獲得支持,青少年也會反過來照顧寵物的健康與情緒,是一段雙向互動的關係。

當寵物感到焦慮、害怕或生病時,孩子會透過語言安撫、輕拍陪伴,甚至主動協助餵養與護理,這樣的雙向互動,不僅陪伴了孩子的同理心,也促進了親子間對於「照顧」的共同學習。

寵物的動物福利討論

雖然青少年會將其關懷擴展至寵物,但本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對於掌握寵物需求的缺乏,尤其是孩子出自好心的關懷往往會影響寵物的動物福利,部分受訪父母指出,孩子有時會因誤解動物需求而採取不當的行為,例如以錯誤的方式給貓洗澡,雖然孩子的出發點是好意,卻也無形中造成寵物的負擔,另外,少部分受訪家長指出,孩子會將在學校所受到的社交困境,轉移發洩至家中寵物(比如對寵物吼叫等),這顯示出青少年的情緒控管能力有限,可能會對家中寵物的福祉產生負面影響。

發展更全面系統觀點的「家庭-寵物關係」

本研究指出,要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來探討家庭中的青少年與寵物的關係,寵物並非只是青少年的「情緒出口」,更是家庭系統中的重要一環,父母的養育方式,會影響孩子是否能善盡照顧責任,也影響寵物與孩子間關係的穩定度,應以「發展系統」的角度來理解家庭中人與寵物之間的關係,這其中牽涉到孩子的成長需求、家庭的角色分工,以及寵物本身的健康狀況。,

結論、啟示與限制

本研究透過訪談指出,父母親普遍認為寵物能夠為家中的青少年帶來正向影響,但同時也指出,每個家庭的情境不同,寵物與青少年的互動狀況取決於孩子的個人特質與飼養寵物的知識掌握。

本篇研究也存在著部份方法論與立場的限制:在方法上,本研究使用質化訪談,而自願參與訪談的家長在種族、族群與社經地位上存在著偏差,因此研究結果也存在著樣本挑選上的偏誤;在立場上,本研究過於以「人類中心」探討家庭中青少年與寵物的關係,大多的提問關注於「寵物能帶給人類什麼」(雖說部分篇幅有談及寵物的福利,但仍佔極少篇幅),而此立場上的限制是我們應在未來更加探詢的。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納入父母與青少年的雙重觀點,並探索在什麼情形下,能同時促進青少年的幸福感與兼顧家庭寵物的動物福祉。

【😊 捐款支持~動保教育有您真好😊 】👉  https://reurl.cc/eGojGM

★本專欄由農業部補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