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王鉉淯(關懷生命協會 副研究員)
本次動保新知引自——Doke, S. K., & Dhawale, S. C. (2015). Alternatives to animal testing: A review. Saudi pharmaceutical journal : SPJ :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audi Pharmaceutical Society, 23(3), 223–229.
本篇文章為回顧型文章(Review),旨在探討3R原則於動物實驗中如何落實,以及現今的科學研究中,有哪些替代性的方法。隨著醫學技術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全球每年使用數百萬隻動物進行科學實驗與研究,這些動物被用於新藥開發、毒理測試、疫苗生產實驗與疾病研究,但實驗動物於這些實驗中極可能遭受痛苦、壓力甚至死亡,實驗動物的倫理議題,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備受討論,故本篇研究回顧了自3R原則確立後(1959年)的相關研究,並整理出現代的科學研究中,於替代方法上的趨勢。
3R原則於動物實驗中的落實
作者首先針對3R原則在動物實驗中的實踐為討論:
- 減量(Reduction):減量是透過改進研究設計和數據分析的方法,以減少實驗中所需的動物數量。作者舉例,在目前的藥物測試初期階段,大多使用細胞培養技術來篩選潛在的藥物,以淘汰無效或具毒性的候選藥物,並分享所發現的數據於學術社群,此即「減量」原則的落實。
- 精緻化(Refinement):精緻化是改善動物實驗的環境,以減少動物於實驗中的不適感,比如提供更舒適的籠舍環境,使動物表現出自然行為,減少實驗帶來的壓力。作者舉例,研究亨廷頓症候群(Huntington's disease)而進行的小鼠,被置於一個較為符合天性的環境中(讓小鼠有機會築巢、躲藏),小鼠病情的發展會比在貧瘠環境的小鼠慢,其疾病進程更接近人類病症的實際情況。此即「精緻化」原則於科學實驗中的重要理論根據。
- 替代(Replacement):替代是尋找其他方法來代替活體動物實驗,作者舉例體外模型(in vitro models)、細胞培養(cell cultures)、電腦模型(computer models)和新的影像/分析技術(new imaging/analyzing),這些新技術的應用,顯著地減少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動物數量,此即「替代」原則於動物實驗中的落實。
替代動物實驗的方法
接著,作者進一步回顧目前科學研究前沿,所產生的替代方法(alternative methods),目前已有多種方法可以有效替代或輔助動物實驗,以降低科學實驗對實驗動物的依賴。作者歸納出了三種替代動物實驗的方法:
- 電腦模型(computer models)
作者指出,目前可透過電腦模擬預測藥物與生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並透過電腦軟體的應用,針對特定的結合位點客製化新藥,並在最後階段才進入動物實驗測試,可以更有效率運用實驗動物。作者於文中提及兩套電腦模型的應用:CADD和SAR/QSAR。電腦輔助藥物設計(CADD)可用於模擬藥物與受體的結合,以減少無效藥物的篩選過程;結構-活性關係模型(SAR)和定量結構-活性關係模型(QSAR)可用於預測化學物質的毒性,並降低動物測試的需求。
- 細胞與組織培養技術(cells and tissue cultures)
「細胞與組織培養技術」是指透過體外培養細胞或組織來測試藥物或化學物質的影響,優點在於易於操作與遵守流程、耗時更少、成本更低。作者於文中提及兩項技術:人類幹細胞培養與牛角膜組織培養,人類幹細胞培養可用於研究藥物的代謝,進而避免使用實驗動物;牛角膜組織培養已取代傳統的兔眼刺激實驗(Draize test),以替代動物於實驗中所承受的痛苦。
- 替代生物體的應用(alternative organisms)
因為道德倫理上的爭議,使得使用豚鼠、大鼠、狗、猴子等高等模型脊椎動物的實驗較有諸多的限制,因此部分研究者開始提倡使用「替代生物」進行實驗,作者歸納出三種替代生物體的應用:低等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微生物。在低等脊椎動物方面,低等脊椎動物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其與包括哺乳類動物在內的高等脊椎動物有遺傳上的相似性,且在社會上被認為道德爭議較少,作者舉例——斑馬魚(Danio rerio),斑馬魚因為其與人類相似的基因組與易於觀察,目前普遍被作為替代應用。
在無脊椎動物方面,其優點在生命週期短、體型小、解剖簡易且飼養環境成本較低,作者舉例——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與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此類模式生物,大多作為遺傳研究與疾病機制研究的替代生物體應用。
在微生物方面,作者舉例——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酵母菌因為其生長迅速、易於複製接種、遺傳系統明確且DNA轉化系統的高度通用,使其可於研究細胞週期、基因表達與癌症的研究,提供了無動物實驗的替代選項。
結論
本篇文章作為一篇回顧型文章,替我們整理了目前科學研究前沿的3R原則落實以及替代動物實驗的方法。動物實驗在生醫研究中由來已久,但倫理與道德的考量促使科學界積極尋找替代方案,3R原則提供了減少動物使用的方法,而各種的替代技術也為科學研究的道德考量帶來了新可能。透過本篇文章,我們理解到,現今的科學界透過電腦模型、細胞培養與替代生物體的應用,除了可以保證研究品質,更可以於科學實驗中減少實驗動物的使用,進而實現科學與道德的平衡。
【😊 捐款支持~動保教育有您真好😊 】👉 https://reurl.cc/eGojGM
★本專欄由農業部補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