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動保教育新知】一起來認識3R原則的發展與推廣歷史吧!

整理:王鉉淯(關懷生命協會 副研究員)

本次動保新知引自——Hubrecht, R. C., & Carter, E. (2019). The 3Rs and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Implementing Change. Animals9(10), 754.

本篇文章為一篇回顧型文章(Review),旨在探索「3R原則」的發展與未來。作者根據過往的檔案資料,回顧了早期「3R原則」的源起與發展,並介紹了動物實驗「3R原則」的簡史;同時,作者梳理了「3R原則」在世界各地的散播與立法落實狀況;最後,作者提出了目前3R原則所面臨到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3R原則

作者首先介紹了何謂動物實驗中的「3R原則」。3R原則的提出,源自於英國動物福利組織UFAW的倡議。UFAW的學者Russell和Burch在其著作《人道實驗技術原則》(The Principles of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中正式提出「3R原則」概念,並成為後來動物實驗倫理的重要依據。

3R原則的三個核心內容包括:

  1. 替代(Replacement):盡可能使用無感知能力的替代材料取代有意識的生物,如細胞培養技術與電腦模擬。
  2. 減量(Reduction):透過改善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減少實驗所需要的動物數量,並同時確保研究數據的精準度。
  3. 精緻化(Refinement):採取適當的措施(改進實驗方法與動物照顧措施),以減輕實驗動物們可能感受到的痛苦與壓力,如使用更溫和的麻醉技術、改善飼養環境等。

3R原則誕生簡史

接著,作者回顧了3R原則的發展簡史,並指出3R原則是動物福利組織和科學界之間的獨特合作產物,其能成功的原因是UFAW採取的「非對抗性方法」,與科學界保持著和諧的關係,讓科學界漸漸接受「3R原則」。

3R原則的雛型早在1847就已存在,Marshal Hall提出了生理學研究的五項原則:

  1. 當觀察能夠為我們提供所需的資訊時,我們絕不應該求助於實驗。
  2. 任何實驗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並且經過深思熟慮後,確信能夠達到目的並產生真實而簡單的成果,否則不應該進行實驗。
  3. 我們不應該不必要地重複實驗。
  4. 應以盡可能減少痛苦來實施此制度。
  5. 每項生理實驗都應在能夠保持適當觀察和證明其結果的情況下進行,並盡可能重複避免實驗。

隨後,在1871年英國科學促進會與英國醫學協會採納了精緻化原則(Refinement)。直至1926年Charles Hume創立了UFAW,並邀請Russell和Burch進入UFAW進行研究,才在1959年正式確立的「3R原則」。

在「3R原則」的推廣上,UFAW採取了特殊的策略——非對抗性方法。UFAW並不因為科學研究使用大量的實驗動物,而對科學界保持著敵意態度;反而是以「非對抗性方法」和科學界維持著友好關係,並派遣大量的研究員去拜訪科學家,以了解其態度,並依據訪談結果設計出能提高科學家使用人道技術可能性的方案。作者指出,UFAW的成功,是有效讓科學家們意識到「3R原則」的實踐和科學家的目標一致:動物在受到壓力或非人道對待時,不可能提供良好品質的數據。也是在讓科學家們意識到實驗動物處境與實驗品質之間的關連後,讓科學界更加普遍接納了「3R原則」,並成為科學領域的重要倫理方針。

3R原則的採用與散播

走過漫長將近一百年的歷史,「3R原則」在1959年確立,但「3R原則」在1980年代才開始作為一個概念而獲得廣泛關注,並逐漸納入全球各國的動物實驗的法律與監管框架。歐盟於1986年通過《86/609/EEC指令》,並於2010年更新為《2010/63/EU指令》,明確要求成員國在動物實驗中優先考慮替代技術。此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英國NC3Rs(國家3Rs研究中心),也積極推動3R原則的落實。

3R原則的挑戰與未來

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替代技術正在興起,且精緻化的原則也在動物福利的領域帶來顯著的改善。雖然3R原則在現今獲得了許多成就,但作者指出,3R原則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在某些複雜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或癌症)的研究中,完全替代動物實驗仍然困難;同時,研究人員應該接受更完善的3R原則的培訓,以確保其在動物實驗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動物福利。

結論:人道主義與科學研究並非相互對抗關係

本篇文章對於3R原則這100年來的發展歷史進行了簡短的整理,其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 UFAW於推廣3R原則所使用的「非對抗性方法」,即科學研究和動物福利之間並非對立的「零和遊戲」,兩者之間是存在著共同的目標,而透過落實3R原則,我們除了能維持科學研究的品質外,更能實現人道與可持續的科學發展。這段實驗動物保護如何和科學發展共同進步的歷史,應能夠給予教育現場更多的啟發。 

【😊 捐款支持~動保教育有您真好😊 】👉  https://reurl.cc/eGojGM

★本專欄由農業部補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