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中華文化中的動物

動物倫理
文/
李鑑慧(翻譯:曾琬淋)

〈 中華文化中的動物 〉一文的原始英文篇名為 “Animals in Chinese Culture”,收於安德魯.林基(Andrew Linzey)教授所編的 The Global Guide to Animal Protection,作者為李鑑慧教授。本文來自香港的動保人曾琬淋的提供與翻譯。感謝出版社與作者授權翻譯。以下圖片與連結係本會編輯部所增加。

本文出處:  Li, C-H. (2013). Animals in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Global Guide to Animal Protection, edited by Andrew Linzey. Copyright 2013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ublish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華人對於動物的態度既多樣且複雜。中華文明發展逾四千年,人口約佔全球的五分之一,因此若對狀況一概而論,無論褒貶都只會流於片面。

動物在早期中華文明的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古中國人也屬於首批馴養例如豬、馬、牛、山羊、雞和蠶的人,並把這些動物用於畜牧業、運輸、狩獵、食用、穿用和其他各類用途。在中國歷史上,動物很早便被奉為超自然媒介和崇拜對象,並做為祭品。根據胡司德(Roel Sterckx)的看法,動物世界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辭彙,以表達基本的社會、道德、宗教和宇宙思想。除了動物的現實功用外,華人對動物的各種態度也顯著受到了儒道佛三家的宗教傳統所影響。這三家思想在過去兩千年中,彼此相互吸納影響,築起了華人的文化價值基礎。這些傳統思想的內涵豐富多樣,從人類動物關係的角度看,積極和消極的元素並存。

儒家主要關注人際間的道德關係,並假設了人類優勝於非人動物。然而,動物亦非完全被排除在道德考量之外。孟子(公元前372-289 年)和新儒家學者-例如王陽明(公元1472-1529 年)-特別闡述了儒家對於「仁」以及人性中不忍他人受苦之心的主張,並將其應用於人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關係。天人合一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而在某程度上這思想把人和非人動物一同置於由天所主宰的自然和道德秩序之中。在理想狀態下,人類、動物以至眾生均具同一物質力量,彼此和諧共處。道家的傳統思想同樣包含此世界觀,「道」的靈感來源即依道而行的自然秩序。當代學者特別認為道家能夠深化現代生態思想。道家的哲學體系著重眾生歸一,並強調所有生物既環環相扣,亦彼此依存。道家的理想是順應自然而生,而非逆天而行,這亦表示人對待動物的方式必須尊重牠們的動物天性。

有如前述各家思想,佛教內含眾多不同的傳統元素,因此在人類動物關係上或會得出各種相互牴觸的結論。輪迴重生的概念雖然肯定了人類動物之間的親緣關係,卻同時強化了生物界的等級觀念;因為投胎轉世為非人動物,被視為是因受到負面業力的影響,而動物在輪迴階層所屬等級乃低於人類。另一方面,佛教強調眾生平等,亦提倡同情眾生。第一誡「禁殺生」肯定了人類以及所有具感知的生靈的生命價值。在中國佛教的主要分支大乘佛教中,這種慈悲的傳統尤為突出。素食主義在其他佛教國家雖未普遍實行,對中國僧尼來說,卻是重要規條。

在改善動物待遇的實際層面,中國擁有悠久的放生傳統,人們會將被捕獲的動物解放到自然棲息地。雖然普遍認為這傳統起源自佛教,不過在儒家和道家的傳統中,放生亦獲得廣泛支持。歷史上,朝廷官方經常會鼓勵這種儀式化的慈善行為。虔誠佛教徒梁武帝(公元464-549年),便是第一位在全國寺廟頒布齋戒令的皇帝。從十六世紀明代末期開始,放生活動在佛教和儒家精英階層的鼓勵下也在普羅大眾中流行起來,這種儀式在許多亞洲國家中更一直持續到今天。雖然放生的原意在於培養同情心和愛護生命,但是現今這種做法因其商業性質和對動物及環境的危害而廣受批評。因此,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改良這種傳統儀式。

上世紀二十年代,在面對外國列強威脅下,中國竭力尋找新文化,那時候公眾開始關注對動物的保護,相關的出版物日益增多。而在1933年,上海一群知識分子更建立了一所動物保護協會。九十年代中有另一波的動保浪潮出現在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關注議題開始擴大,包括了流浪狗、涉及殘酷的休閒娛樂、動物實驗和屠宰方法改革等。台灣在1998年便通過了第一部動物保護法。而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大陸也同樣在立法上努力邁進。

關注動物的風潮乃是受到了東西兩方的啟發。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便引入了西方的動物倫理觀點。近幾十年來,國際間的合作以及國際壓力,均為實際變革提供了動力。與此同時,中國和台灣的動保運動分別自一九二零年代和一九九零年代以來,便明顯受到佛教影響。致力於改革的行動者與學者亦轉向中國的傳統文化寶庫,探索有關人類動物關係的寶貴資源。從1929年到1973年間,著名佛教藝術家豐子愷(1898-1975)借宗教傳統以及中國詩歌、散文、民間故事和傳說為題,出版了450幅繪畫作品,讚美動物的美德,並表達天人合一的理想和對動物的同情心。近年來,莽萍教授等學者開展了更全面的動保工作,背後理念亦同出一轍。

一直以來,中國在對待動物的態度上獲得各種不同的評價。一方面,活取熊膽和割取魚翅等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為備受批評。另一方面,亞洲傳統文化看待動物的友善眼光又獲得讚揚。無論哪方說法更準確,要達到人類動物和諧共處的目標,無可否認中國還有一段路要走。幸而,中國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為變革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活取熊膽的作法備受國際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