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我可以因為一場OST變厲害嗎?

OST,Open Space Technology,開放式空間會議。

如果你跟我一樣看了英文還是霧煞煞,請繼續看下去。開放式空間會議創造一個可以互相討論的平臺,有四大原則:

  1. 出席的人都是最適當的(whoever come is the right people)
  2. 不管何時開始都是最適當的時間(whenever it starts is the right time)
  3. 不管發生什麼,都是當時只能發生的事(Whatever happen is the only thing that could have)
  4. 結束的時候就結束了(When it's over,it's over)。

在會議中,每個人都可以針對討論主題,提出想討論的議題,成為議題召集人。與會者可以運用雙腳法則,自由的參與每個議題的討論,或者討論累了,也可以暫時休息。會議記錄會被張貼在新聞牆上,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觀看並提出意見,藉此了解討論過程,甚至引發新的議題。OST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或許聽聽參與者現身說法,會更有概念:我們一行人,在引導師林邦文的帶領下,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OST會議,參與者來自不同背景,但對OST都很喜歡喔!

  • 隨著參與者不同有更多可能:「我曾參加過OST當提案人,講動保教育,當時參與大部分是國中生,當我向他們解釋我一路的心理歷程,他們大多專心聆聽,時而表達自己和動物的感情,更有同學和我分享一家決定吃素的過程,這完全都是我意料之外的。」
  • 人人都有發言權:「以往的討論活動,都是塞在桌子裡,然後等到所有長官前輩們說完還輪不到我說。而這次的活動不一樣,大家坐成一個圓,沒有階級之分,所有人都可以發言。」「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選擇主題,而且可以全程自由移動,你可以一直發表高見,或者保持緘默。」
  • 輕鬆自在的氛圍:「整個會議流程下來是非常輕鬆愉快的,過程中大家除了議題的討論,也能隨意聊天、走動甚至是享用茶點。這樣的開會及互動模式是非常放鬆的。」
  • 交流反思更深刻:「以前經驗上的動物保護,雖然涵蓋層面廣,但多為同溫層內對話,互相交流意見但其實大至認同彼此的認同。這樣的討論衝突較少,卻缺乏火花;相較於這次活動,不少人非動保志工,擁有一般人的觀點,無論是有利或無利於動物,在交換立場時,會發現彼此對字詞的意義感受不同,需要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思,也需要接受當對方不認同自己的部分思想時提出的反例。」

開放空間會議的開放二字究竟代表甚麼意義?在場20多位青年就有多種闡述,「這次的體驗,讓我感受到大量的知識轟炸,我在這天吸收到很多不同的想法及感受到自身的不足,期望在未來也能更精進的學習。」學員們在結束後也都有了各自的學習與期許。
僅僅幾小時的OST就讓大家欲罷不能,那麼7/25-7/28為期四天的大動連,會不會更加精彩具體呢?在本次大動連年會,我們也會邀請邦文老師,來帶領第三天的OST會議喔!討論議題為「改變台灣動物處境」,邀請各路人馬來提案,和我們一起集思廣益!
更多故事與活動詳情請見:大動連報名網址動物福祉系列活動懶人包

 

(轉自2017/07/13蘋果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