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扎根教育種籽教師研習營【從鯨鯊談海洋生物保育】

作者: 
關懷生命協會評鑑專員陳品旻、陳冠儒
資訊分類: 

海生館放流鯨鯊一事沸沸湯湯,鯨鯊圈養於海生館多年,不放流則狹小空間將導致其受傷、脊椎變形,甚至出現異常行為;而海景公司如此草率的放流卻造成鯨鯊生死未卜。如今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唯有抵制海生館假學術研究之名再度引進鯨鯊,才能阻止悲劇再度發生。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因為人類捕捉數量逐年下降,受到國際重視。關懷生命協會推動鯨鯊保育多年,本年度的扎根教育種籽教師研習營特邀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劉光明教授及鯊魚永續研究中心徐華遜博士,希望藉由兩位專家的介紹,讓大家認識並關注鯨鯊及海洋保育的議題。

鯨鯊圈養
徐博士針對近期(2013年7月10日)參與鯨鯊放流事件作第一線分享,徐博士表示,這一次鯨鯊放流的失敗原因以結果論來說,應該是因為野放的距離太近,然而全世界也沒有鯨鯊被圈養這麼久才放流的經驗,這條鯨鯊的行為模式尚無法適應野生環境,才會造成這樣的遺憾。

從1995年台東成功漁港捕捉到懷孕鯨鯊,發現300多隻破卵和未破卵的胎子,也證實鯨鯊為卵胎生動物。這次的捕捉記錄,也使國際開始關注臺灣的鯨鯊研究與保育。

鯨鯊捕捉
鯨鯊行情溫和,常出現在漁船的週遭。早年在臺灣市場並不受青睞,但隨著保鮮設備的進步、鯨鯊被做成鯊魚煙後大受好評,價錢由早年的一尾八百、一千到最後一斤上百元,造成鯨鯊被大量捕殺(臺灣已於2008年禁捕)。經調查發現,鯨鯊數量自1996年開始往下掉,其中以定置網捕捉最多。

鯨鯊調查
鯨鯊的商機對鯨鯊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但也留下了大量的鯨鯊樣本,對鯨鯊生物學研究有不少的貢獻,例如利用雷射由鯨鯊脊椎分析出鯨鯊的年齡與體型變化,現今的研究方式則採標識放流,蒐集鯨鯊的洄游路徑,關懷生命協會也在去年 (2012年)與海洋大學合作贊助標識器材。

經由海洋大學及其他國際研究單位進行標識放流發現,鯨鯊的分布非常廣,主要棲息在溫熱帶海域,臺灣則以東岸和澎湖為鯨鯊出現最多的地區,研究也顯示臺灣與菲律賓的鯨鯊應屬同一族群。此外徐博士也表示,通常游往海南島方向的鯨鯊便會消失,因為大陸尚未禁捕鯨鯊。(菲律賓已禁捕。日本沒有禁捕,但日本漁民文化中將鯨鯊視為吉兆,通常不會捕捉。)

現今研究也利用影像建立鯨鯊的身分資料庫,因為鯨鯊身上的花紋就如同人類的指紋,具有個體獨特性,可作為辨認鯨鯊之用。

鯨鯊保育
徐博士由統計資料揭示,每年捕獲的鯨鯊數量逐年減少,體型也逐年變小的事實。鯨鯊最大可以長到15米,9米以上的鯨鯊才會達到性成熟,鯨鯊在不具繁殖能力前即被捕捉,根本無法補足被獵捕的數量。因此鯨鯊保育不但是全球的趨勢,也絕對是必要之舉。

劉教授回憶起2005年鯨鯊出口到美國亞特蘭大水族館展示所引起的爭議,由於當時所捕獲的鯨鯊尚未達到漁業署規範總量管制的數量,如果不出口,可能也會變成盤中飧,最後才決議輸出。

最後,劉教授一一列舉所參與的國內和國際會議,表示臺灣過去在鯨鯊保育付出努力,甚至比歐盟早一步進行鯊魚保育「鰭不離身」的政策,但更重要的是落實保育政策及確實執法,否則保育措施只是玩假的。

Tag: 
Tag: 
Tag: 
Tag: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