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動物社會工作」(Animals Social Work)

作者: 
陳懷恩(「動物社會工作」小編、社工師)
專題分類: 

動物社會工作」( Animals Social Work,"Animals"故意選用複數型來強調多物種)是個臉書粉絲專頁,目前還不是臺灣社會工作有共識的一個名詞(至少還沒出現過在學術論文的篇章裡),我也在思考怎麼向非社會工作者、一般大眾介紹,因為這些關注的新議題不只對臺灣的社會工作者,對全球的社會工作者來說也都是新興議題。要介紹社會工作給大眾認識就有一些門檻,同時若還要再介紹動物和社會工作的結合,那又更是困難,以下會藉由一些我經歷的事情,來談談動物和社會工作的結合。

什麼是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大致上是關注弱勢、不平等和社會問題的一門學科,透過個人服務、團體活動、社區工作、研究和政策來改善一些狀況。從個人、家庭、社會到世界等等不同的層面,透過工作與服務,來改善人們使用資源的能力以及在人際網絡之中的處境。社會工作者經常會是國家社會福利政策的執行者,或是民間單位服務的執行者,比如說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中心、民間的社會福利協會或是基金會等等。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是在大學讀完四年的社會工作學系畢業,在服完兵役後,開始一些社會工作相關的工作。我曾經擔任過民間大型老人安養護機構的社工人員,關注長者最後餘生遇到的生活問題及家庭問題;也曾擔任過政府委託民間單位辦理的親子館社工,會了解來館家長和小孩的狀況,並且取得合適的教養資源,比如說早療資源或館內的家長職能課程。

自己動保工作的經歷

除了社會工作相關的工作,我曾參與幾個動保組織志工及正職工作,開始對於人與動物關係有自己的觀察,這些觀察與二十年前動物保護關心的議題不同。比如說:家中同伴動物過世對於人的影響--人怎麼度過失去動物的悲愴歷程,在2011年,曾經主辦飼主支持團體,針對家中動物過世而傷心不已的人們,提供一個相互支持的機會;或是如何改善社區中人與流浪動物的關係,可能是透過兒童街貓觀察、社區友善流浪動物推廣、社區共養、建立社區飼主社群,透過活動來改善流浪動物的形象,透過互動來改善動物跟人的關係,而不只是處理動物帶來的問題。十年前的社區營造甚至也看不到流浪動物的議題出現,但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臺灣社會工作沒有動物

因為在從事動物保護工作的時候,上面提到的觀察沒能得到妥善的討論,所以我試圖想要回到社會工作領域來討論動物。但我發現臺灣社會工作在大學的訓練裡,幾乎沒有動物相關的討論與教學內容,唯一能夠搜尋到的大概是動物輔助治療。此外,也沒有相關理論文獻,討論我在動保工作時觀察到的人跟動物關係,更不用奢求跟動物有關的社工工作,於是我試著自己談論這些東西。一開始,受到一些老師的邀請,我試圖回到學校的課堂裡,談論為什麼我們要將動物放到社會工作裡考量,比如說家庭中的動物如何影響家庭,看見動物的功能或著是人與動物關係;或是動物明明就比人類的歷史還長,可是我們的社會工作教科書卻從來沒有提過非人動物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而我還發現美國與加拿大等地有「獸醫社會工作」的新興領域,而且有碩士學位的學程,我才決定考進研究所來研讀相關的外文文獻,並且開始設立粉絲專頁和舉辦工作坊等等工作。雖然臺灣的社會工作討論裡還沒有大量有關動物的文獻出現,但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的社會工作領域已有了不少英文文獻在討論動物與社會工作之間的關聯,這些文獻涉及理論、實務、研究和政策規劃。而獸醫社會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關注動物照護工作人員的同情疲勞、飼主的寵物失落歷程、家庭暴力與動物虐待的關聯研究,以及動物輔助活動,在美國也已經有在獸醫院裡工作的社工人員,提供上述主題的相關服務。

「動物社會工作」到底在幹嘛?

目前「動物社會工作」是一個小社群,並不是正式的立案組織,透過舉辦講座、讀書會、工作坊,不定時發佈採訪文章、研究文章或轉貼文章,希望先推廣觀念並且累積社群群眾。

「動物社會工作」關心的議題非常多,基本上涉及助人工作和動物兩個主題的交集。像是動物輔助治療、獸醫與動物保護工作者的同情疲勞、動物臨終照顧支持、飼主的寵物失落、家庭暴力與動物虐待、天災人禍底下的人與動物安置、動物對家庭動力的影響、動物和整體社區身心健康的關聯、貧窮與動物處境⋯⋯等等。

目前主要專心在社會工作實務中如何考量動物以及傳遞相關的資訊,比如說舉辦工作坊和讀書會。以這三年舉辦的工作坊來說,是和參與的專業工作者,包括社工、心理、教育、動保、動輔師甚至有寵物美容師,一同討論自己和動物家人經歷過的故事。並且試圖探究動物與家庭不同層面的影響,家庭動力、家庭照顧壓力、經濟、生命歷程等等,進而將這些故事變成工作上的資源。比如說我們到服務對象家中家訪時,問候家中的動物就跟問候家中的小孩一樣,可以是一種有生活感的工作方式。

社會工作實務中要考量動物也有一些不容易,根據2019年「動物社會工作」粉專做的調查,社工服務的對象中,大概有70-80%的服務對象家中有動物,卻只有不到20%的社工在學校社會工作教育裡有討論到動物,顯示具備動物觀點甚至是實務技巧的社工並不是多數。在家庭暴力中,動物虐待和家庭暴力的關聯可以協助實務工作者提供更深入的服務,比如藉由動物虐待來認定家庭暴力的事實;同樣的在安置服務,包括家庭暴力或是緊急救災的安置服務,近年來也越來越需要能夠收容動物的安置機構或場所。如果社會工作者或其他專業工作者未能對於人與非人動物關係保持敏感度,可能會在服務過程中忽略了部分族群的需要,甚至造成服務對象的傷害。


相關文章

動物虐待與家庭暴力實務(陳懷恩、張純菱)

讓助人專業輕聲呼喚同伴動物的現身 (于芳懿)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