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好文分享】《泰享讀》刊物・牠的生死誰決定

動物倫理

  最新一期泰宇出版社發行給高中職教師作為教學參考的刊物《泰享讀》,主題為健康與護理x生命教育。前半部〈生命之鍊你我他〉作者「貓頭鷹之夢-安妮怎麼了」介紹救命緊急時刻,CPR和AED的使用時機和方法,以及緊急救護技術員(EMT)分級;後半部〈牠的生死誰決定〉正是本文主要推薦的內容,作者為北京清華大學科技哲學博士、動保龍捲風創辦人龍緣之,她透過對動物保護的哲學基礎介紹,結合藝術創作、展演動物議題開啟豐富的探討空間,例如動物保護哲學的觀點有哪些?人類真的有資格決定動物的生死與去留嗎?如何透過動物同理教育實現生態環境永續?

  「牠」的生死誰決定,「牠」指的是那些動物呢?這一篇主要談的是被用於展演的動物。其一,外來種被引進作為異寵(特殊寵物)或是展演動物,後續延伸的動物倫理、生態環境、法規制定等問題,威脅到的不只是本土物種的生存,對被進口的物種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其二,動物園引進旗艦物種(如大貓熊、老虎等大明星)的作法,目的是什麼?對人和動物而言是否有助益,可能造成什麼問題?動物園、休閒農場、動物咖啡廳等場所能提供的飼養環境,幾乎都不如動物的原生環境,容易引起動物的「緊迫」等身心問題,能否發揮正面的教育功能呢?

  龍緣之在文中介紹兩種動物倫理學觀點,分別是Peter Singer的效益主義觀點,以及Tom Regan的動物權利觀點。儘管每個人對於動物倫理的價值選擇可能有所不同,甚至每個人重視的價值、關懷的對象也不一樣。但透過哲學家Mary Midgley提出的「花瓣圖」模型,我們能思考自身的「價值之花」是由哪些「價值花瓣」組成,也說明了將「關懷動物」作為個人價值的一部分,並不影響個人同時對其他良善價值的追求。

  動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於關懷動物的同理心教育,也有許多平實的做法,像是以非實體動物 (如虛擬鯨豚、機械海豚、3D馬戲團表演)替代活體的動物展演;或是透過藝術創作及欣賞的方式進行。最後,龍緣之在結語中表示:「希望以對動物的哲學反思作為引子,吸引更多人們關注人與動物的生命品質和意義,還有生命之間的連結性。」

電子書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