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狗年談狗,豬年談豬,除此之外呢?

動物與消費

每逢農曆新年、生肖輪替,各家媒體總會提起生肖的話題,例如屬狗的人運勢如何?豬年有什麼要注意的?誰該去安太歲、點光明燈?當然,也會聊聊該動物在人類社會中的定義,包括生物特徵、各種用途、文化習俗等,如果是可以吃的動物生肖,在美食範圍還可擴大討論,順便戰一下南北口味、誰最正宗、要不要加辣之類。

2018年底,非洲豬瘟成為台灣媒體焦點,攜帶肉品入境最高可罰鍰100萬,許多宣導文都寫著「守護台灣豬」。是的,大多數人都希望台灣豬不要得病,這樣豬才能繼續被人們食用,並確保相關經濟免於瓦解。在距離台灣不遠的香港,因為跟中國緊密相連,對於疫情的恐慌更加強烈,然而卻有一群人守在屠宰場外,迎接被貨車送來的豬,再目送豬被送往死刑場。這些人能把握的時間不多,最多就是給豬喝一口水、撫摸幾下,拍些照片或影片放在網路上,到底這有什麼意義?為何會有人想這麼做?

原來這些人是「救救港豬Hong Kong Pig Save」的義工,他們是一個很年輕的團體,成立於2017年2月。靈感來自於國際動保組織「The Save Movement」,這個組織從2010年在加拿大成立「Toronto Pig Save」之後,在全球已有超過560個相關團體。「The Save Movement」鼓勵民眾在各地發起為動物送行的活動,創立自己的Save Group,他們會提供資源和協助。這是一個跨國組織也是一個社會運動,吸引人們認識農場動物的困境,幫助更多人成為素食者,從基層群眾發起動物正義運動。

我們採訪了「救救港豬」現任會長Joyce,得知他們主要關心的對象有豬、牛、雞等,例行活動包括在屠房外目送動物、到動物庇護所做義工。Joyce說明,屠房目送是沈重的,令人心酸;到庇護所擔任義工比較輕鬆,專注與動物相處。這兩者互相補足,正好符合他們的中心思想:「我們想說的不只是動物很慘,而是動物的希望是存在的。他們的處境正正提醒人,我們需要一個更和平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各種推廣活動中,義工們都會以保護動物的角度,鼓勵民眾吃素或減肉。

在屠宰場外目送動物送死,很多人會對此質疑,到底這能幫助或表達什麼?Joyce以自己為例說明,經過多次經歷,她發覺自己與動物連結愈來愈深,「平靜下來,專注感受,與動物同在。」而在「救救港豬」的FB也有這樣一段描述:「參加者將目送動物被送往屠場,反思畜牧業的運作和動物權益。我們明白單憑目送不能使動物免於被殺,但在目送的過程,往往能使我們反思食肉文化對其他生命的不公義。我們以和平態度目送豬隻,在社交媒體為動物發聲。希望從你開始。」

最近香港的動保人士推動修改動物福利法,主要焦點仍在貓狗身上,「救救港豬」則提出對農場動物現況的呼籲,包括廢除豬夾欄、禁止焗死雄性雞仔、禁止剪牙剪尾、監管屠宰埸電擊等。Joyce認為,香港的動物福利法非常落後,社會和政府都著重於寵物的保障法例,但在這次推動修法的過程,農場動物的議題得到媒體報導,相信已有一定曝光率。他們並不奢求在短期內成功立法,但希望持續提高公眾意識,爭取大眾支持。

台灣也有動物權、環保、宗教等團體在推廣素食,但尚未見到有人在屠宰場為動物送行,未來是否有可能成立「Taiwan Pig Save-救救台豬」?Joyce說她很期盼台灣也有Save Group,因為她相信目送的力量,可以促成許多人的改變。而相同型態的團體在上海於2019年1月成立了,名稱為「上海動物護助」(Shanghai Pig Save),如果大家可以連成一線,就能把動物的聲音散播到中、港、台的城市。

非洲豬瘟在台灣引發種種問題,在香港的情況又是如何呢?Joyce指出,香港有8、9成的豬肉來自中國,在供應方面影響頗大,民眾大多關注豬肉價格和來源地,豬農和政府則擔憂港豬會受感染。Joyce認為,若延伸到全球來看,農場動物的數量如此龐大,疫情散播速度比專家想像更迅速,如果發生人與動物交叉傳染,後果將難以想像。對此Joyce呼籲,豬場應得到更嚴格的監管,而處理活豬的手法非常不人道(例如活埋、燒死),卻打著無害化處理的名義。「也許是社會的教化未把動物當成生命,疫情當前,大家只是恐慌食物問題,卻看不到背後數百萬慘死的生命。」

數百萬這個數字正好符合台灣養豬業,根據中央畜產會所做的養豬頭數調查(註1),2018年11月在台閩地區,毛豬在養頭數有544.7 萬,養豬大多集中在中南部,以雲林縣飼養149.1 萬頭(占27.4%)居冠。這次調查的結語特別提到,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農戶對後市行情評估趨於保守,亦影響農民飼養意願,未來半年欲減少飼養或停養場數創歷史新高,且多屬小規模飼養。」 另外由於環保取締、疫情及水污費開徵等因素,「中小型飼養規模陸續退出養豬產業,養豬場平均飼養規模逐年擴大,整體產業續朝大型少場化之飼養規模型態發展。 」 換言之,中小型業者撐不下去,只能讓幾家大型企業獨佔,畜牧業的工廠化勢必更普及。

除了期待政府解決問題,或是讓位給大型企業,養豬戶有其他選擇嗎?有可能轉型嗎?美國有一個非營利組織名為「Free From Harm免於傷害」,著力於農場動物的議題倡導與教育,在他們的網站上有一個單元,記錄了多位畜牧業者轉為素食者的故事,甚至從飼養動物改為種植農作物。在這些真人真事的例子中,包括一位知名人物-霍華‧李曼(Howard Lyman),他的著作之一被翻譯成中文,書名為《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在台灣還有暢銷紀念版,可見其影響力。

根據網站上這篇文章的敘述(註2),霍華‧李曼繼承了家族的農場,從事畜牧業整整20年,因為肥胖、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等問題,他決定成為素食者,健康狀況大為改善。後來他把農場改為野生動物庇護所,並到處演講宣傳純素、動物權、有機農業等議題。他對自己的心路歷程有一段形容:「在我的靈魂中有一道門,我從來沒有打開過。一旦我打開了,就無法再關上,因為我知道,當那些動物走向屠宰場,牠們看起來是什麼樣。我知道牠們眼中有著什麼,因為我就是那個把牠們帶到這裡的人。」

動物臨死前的眼神,會有多大的力量?在台灣也有個例子,就是位於新北市林口區的「豬天堂有機護生農場」,負責人駱鴻賢原本是養豬戶,有一次他將養大的豬送往屠宰場,其中有一隻豬平靜而悲傷的眼神,讓他深受震撼,輾轉難眠,隔天想去買回卻已來不及。從此他不再殺生並轉為吃素,至今收養了上百隻的豬,還有雞、鴨、羊、牛等動物。護生農場開放參觀並推廣素食,若在網路上搜尋「豬天堂」,就有許多相關報導和參觀心得,被稱為生命教育園區。

然而農場的經濟負擔沉重,除了仰賴善心人士捐贈,駱鴻賢也會自己種菜、製作販售素食,開車到處收集廚餘。最近對於非洲豬瘟的防範,也引發廚餘是否該用於養豬的討論,駱鴻賢錄製了一段影片(註3)述說自己的擔憂:「萬一事情爆發,全台灣將禁止烹煮任何廚餘,該怎麼辦?」由於財力有限,他再三拜託網友協助,「希望大家可以去食品工廠、麵包工廠,幫阿賢找尋乾料。」廚餘養豬是一個關鍵問題,但更讓人恐慌的是,倘若豬瘟真的傳進台灣,豬天堂不可能再是天堂。

豬年談豬,除了「守護台灣豬(其實是守護滷肉飯)」這樣的口號,還有什麼值得討論?如果有「救救台豬」這樣的團體成立,有人會去目送豬的最後一段路嗎?民間小團體與龍頭大企業的對立,猶如素食、動物權的觀念,與整體社會的風氣之對立,能在豬年得到些許的拉近嗎?

或許不該說是對立,只是人們太習慣現有的模式,不曾停下來觀察真相。當我們願意用心去凝視,包括動物活著的模樣、死前的模樣,或許就能領悟到,疫情傳染很危險,視而不見更可怕。「救救港豬」、霍華‧李曼、「豬天堂有機護生農場」等個人或團體的行為,其實都是想為人們的靈魂打開一道門,過去不曾開啟,一旦打開了就無法關上,因為動物在生死之間的眼神,說明了我們都是生命,連結因此而建立。

備註:

1.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養豬頭數調查

2.文章連結-Howard Lyman, former beef and dairy farmer

3.影片連結-豬天堂有機護生農場

相關連結:

救救港豬 Hong Kong Pig Save

The Save Movement

香港動物福利法(民間草擬)

Free From Harm

上海動物護助 Shanghai Pig Save

「我無法想像這輩子不為動物發聲」 -「救救港豬」會長Joyce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