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隨想12【動物與人類社會】界線

動物倫理
文/
林欽傑

「嘿!你總是只看見自己,你真的什麼也不懂啊!」小說家描述女主角對男主角的傷感低語,呈現人我差異的齟齬及感嘆;如果延擴至自我與他者、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否其間的界線依然顯著?依然帶來期待以外的負面效應呢?

「後人類」悦納異己的理想[1]

隨著基因工程與科學技術的推展,人的身體已默默的嫁接上動植物的基因、組織、義肢手臂、甚至如影隨形的智慧手機與無線網路,人與他者的實質連結日益密切,也逐漸模糊了彼此間的界線,顛覆、翻轉的「後人類」於焉誕生,由此也展開「後人文主義」式的思索:

如果「後人類」暫且將他者的範圍限縮在動物,並解構的祛除人類中心的設想,將人與動物均視為「肉」,便可輕易的將動物一併納入「後人文主義」的思考範疇。無奈!「肉」是具有「免疫能力」的,隨時在追求免除外來威脅的免疫狀態;並且時而產生難以預期的自體免疫或過度免疫效應,也就是在免疫過程中,意外的攻擊「肉」自身,或使「肉」自身產生意外的病變。因此「後人類」重新審視那道模糊的界線,認為於立即取消人與他者的界線似有難於克服的障礙,從而,提出現階段依每一時點的狀況,有條件的悦納異己,並時時以無條件悅納異己為終極目標,重新檢視當下悦納異己的條件,在有、無條件之間,求取其間最適切的距離,而如此的選擇,便成為「後人類」自我賦予的倫理責任。

「人肉」,可以吃嗎?

近年來的生物技術,取用牛隻的肌肉幹細胞,已能於實驗室成功培養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人造肉,目前尚在構想如何大量生產。以「後人類」的視角觀之,人造肉與人本身是一樣的,它仍然有著資本主義商品化的問題,就像抗拒人在就業市場遭秤斤論兩的計價、反對將人作為商品出售一樣;但是,在動物保護人士眼中,它卻是取代經濟動物犧牲的好消息!

1980年代,海山礦坑災變,當時受困於坑底、求生意志高昂的周先生,吃食身邊罹難者的人肉,成為當時唯一的倖存者;事後,當事人心中鬱結萬千,也引發社會大眾對吃食人肉的倫理思考。近年,他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時間倒轉,重回到30年前,我仍然會選擇吃下同事的肉,因為要活下去!」[2]

即便如此,一般而言,吃人肉,總是令人覺得怪怪的!那麼吃人體細胞所培養的人造肉呢?

試以「後人類」的視角審視:人肉是具有免疫能力的,所以仍然陷於有條件悅納異己的侷限當中,並不能視之等同於動物的肉;但是,取自人體細胞所培養的人造肉不具備免疫能力,無所謂悅納異己的遲疑,因此食用這樣的人造肉,不構成倫理上的疑難。

若以富含人文主義色彩的動物保護觀點而言,無論是食用人肉、或是經濟動物的肉,同樣都觸動感懷其受苦的不忍之情,並且涉及宰殺過程的殘忍問題;但食用人造肉,無論是取用自牛或人的細胞所製成,都不構成倫理上的問題,因為這樣的肉本身與動物保護主張的概念無涉,如果暫且不討論其取用及培養過程的動物福利問題的話。

也就是吃食人體細胞所培養的人造肉,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吃與不吃之間,引發我們思考人與動物之間的界線,如果界線仍然存在的話。

生物學免疫概念的啟發性

「後人類」試圖解構物種、個體、痛感、生命的界線,採用生物學上的免疫作用,從細胞、組織間的互動,微觀檢視「異己」的概念。

這樣的比擬,適不適合,或是能不能為我們找出適切的解決方案?自古運行不輟的有機體,是否已蘊涵真切的理則,有助於理解我們和它們?

免疫系統的運作複雜而多元,為維護自體安全與存續,它們不斷辨識「我」與「非我」,並摧毀「非我」,以確認「我」的正常運行。

而這樣的努力,有時摧毀的竟是「我」:肺結核即是一例,在殛殺結核桿菌的同時,免疫細胞也摧毀了我們的肺,玉石俱焚。或遇到冷空氣就猛打噴嚏的過度免疫反應,若誘發氣喘,反危及「我」的存續。又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直接以「我」為攻擊對象的自體免疫。或是,自母體垂直傳染的肝炎病毒,被視為「我」,免疫細胞不會產生抗體,終身視其為和好對象。

此外,身體其實允許多種菌叢的存在,[3]或體內、或體外、或寄生、或共生,似乎在有意、無意之間,人已在某種程度、某些場合接納異己。也許這已為無條件悅納異己的說法,做了最好的鋪陳;而在思索人與動物其間的界線時,又能給我們如何的啟發呢?



[1]本段落「後人文主義」、「後人類」等相關概念,源自筆者對學者黃宗慧論文〈是後人類?還是後動物?〉的理解,若有任何偏頗之處,由筆者自承其責,無礙於原論文之精采論述。黃宗慧,〈是後人類?還是後動物?〉,《思想29:動物與社會》(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5.10)。頁117-142。

[2]中時電子報,〈吃人肉倖存,周宗魯傳道贖罪〉,2014.06.16,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16000380-260102,瀏覽日期:2017.10.26。

[3]「正常微生物叢(normal microbiota)是人類身體的一部分,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生活條件而寄生在人類的不同部位(組織);他們的存在可以幫助人類抵抗病原菌的侵襲及健全人類的免疫力,甚至提供維生素等營養物供人類吸收與利用。正常微生物叢與宿主間建立相互依存的關係,是宿主終身的親密扮伴侶。但是它們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甚至被破壞,就會給予一些伺機性病原菌機會來造成宿主感染及生病。環境的改變包括:食物種類、壓力、或藥物的治療等。因此,保持固定且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與這些微生物相處及確保自身健康的最佳之道(劉,1997)。」來源:https://smallcollation.blogspot.tw/2013/09/humans-normal-flora.html#gsc.tab=0,瀏覽日期: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