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中活體解剖到底在訓練什麼?

動物與實驗
文/
洪千惠 / 本會實驗動物關懷小組

  教育部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教材綱要為觀察動物生理結構,乃訂有利用動物活體進行解剖教學課程。然而,此實驗備受爭議,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指出,活體解剖將導致學生認知衝突、增加學習過程心理壓力、對生命價值產生麻痺感,甚至是殘忍人格等種種流弊。

  另經本會針對全省高三選修生物學生隨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活體動物解剖課程」可達到教學目的者占27.16%,而無法達到此目標者占38.15%,其中21.11%學生抱持戲謔動物態度進行活體解剖,甚至認為可藉活體解剖滿足切割衝動與快感。此外,也另有學生認為掠奪動物生命是一種樂趣及享受,14.53%學生產生噁心、恐怖、殘忍等相當程度之心理障礙。
 
  有些學生對活體解頗有相當程度的心理困難,他們指出:為了人的求知欲,而犧牲活生生的生命,當他前一秒還在活蹦亂跳,卻在下一秒渾身抽搐而亡,眼睜睜地看他死在手中,實在令人難過;青蛙很可憐,血液亂濺,嚇得噴尿……,為教學實驗動物的悲哀,發出陣陣的抗議聲。如此,活體解剖非但造成學生學習障礙,亦造成認知衝突,違背學校從小教育「尊重生命,愛護動物」之宗旨。
 
  然而,更令人聳然心驚的是許多學生居然「喜歡」活體解剖,理由是新奇、好玩、有趣,因為「平時若解剖動物,會被人說殘忍」。有的學生提到大部分學生並沒有用心觀察,只是以「玩耍」的心態再上解剖課;更有的人努力去想出「標新立異的分屍方式」以「取悅」全班同學,實驗過程中全是歡笑聲,而歡笑來自戲弄動物與分屍的快感;有的學生坦承那種用刀劃來劃去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看到血很興奮,尤其鮮血濺出的時候,動人心頭……等。如此,實在令人懷疑學生能從活體解剖的課程中學到了什麼?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小時候虐待動物或對動物殘忍的人,成年後有相當高比例具有暴力與犯罪傾向,而高中活體解剖正是提供了公開機會允許學生呈現性格中隱藏的殺戮與切割衝動,因此,此種反教育的課程實有檢討與改進之必要。
 
  其實,若要達到其「觀察蛙的型態,了解各器官的位置與機能」的教學目的,目前國外已發展出不少精緻且有效的的替代教材,如電腦虛擬、圖鑑、模型等,不但可複習更無活體解剖之種種流弊,若能加以應用,不再讓學生為了解剖而解剖,才會真的了解生物知識並達到實驗目的。否則,活體解剖課程也許只是為「平時若解剖動物,會被人說殘忍」的說法,提供了一個有機的溫床而已!
 
  據調查,目前德國、挪威、捷克、荷蘭等國家教育當局規定在替代教材存在的情形下,禁止在教育中使用活體動物,甚至有如斯洛伐克共和國禁止了所有中小學課程中的動物解剖。
 
  頃聞教育部刻正著手修改高中課程標準,並將於近期定案,故本會建議修改之課程標準中應明定「不以活體動物進行解剖」之教學原則,而改以電腦虛擬、模型、套膜、圖鑑等教材教學,以避免不當之教學方式影響學生人格發展,期能培養學生對生命正確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