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跨物種共好故事】我是妞妞,我的腳已經不痛了!

動物與陪伴

#動物不是商品 #以認養代替購買
近日「人人犬舍」事件再度讓社會看見一個殘酷的事實──當動物被當成商品,牠們的痛苦就會被隱藏,被忽視,被犧牲。
而跨物種共好的價值提醒我們:動物並不是用來販售、囤積或被挑選後丟棄的物件,而是與我們共享世界的生命。

每個生命都有權尊嚴地活著,若要打破「動物是財產」的思維,從選擇認養開始,真正讓生命成為家庭的一份子。

【妞妞的故事】
在我試了幾次之後,我知道聽見「妞妞」就轉頭去看發出這個聲音的人類,就會有好事發生,所以現在只要叫妞妞,我就會有反應,而人類好像也很喜歡我對他們有反應,只要他們發出妞妞的聲音,我轉頭看他們,他們就會開心地笑,給我好吃或溫柔地摸摸,然後他們就說我是「妞妞」。

我來到這個地球時,身邊還有很多兄弟姊妹,但後來我就沒再看見牠們了,只剩下我跟媽媽在河濱市場活著,雖然也有些人會對我們兇,但大多數人不會趕我們,還會給我們吃喝,感覺沒有太多的危險,我們就在這邊住下來了。一直到有一天,市場裡會兇我的人類很用力地打我,我很害怕也被打的很痛,然後我的後腳就不能碰地走路了。

我被市場裡對我好的人抓起來,把我送去一個跟河濱有草有風不一樣的地方,是在一個房子裡。這裡的人類會給我吃給我喝,但也會對我做一些我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像是把我的腳包起來,每天把我關在籠子裡,我以為他們要傷害我,我不希望他們接近我,我想要逃走,就去咬籠子,但都沒成功。不過他們每次最後都還是會對我好,漸漸我也覺得我的腳不那麼痛了,然後市場裡對我好的人就又把我帶走了。

當我再走出籠子是另一個我不認識的地方,也是在一個房子裡,但在這裡我不用關在籠子裡,雖然不能想以前可以自由奔跑,但不用吹冷風曬太陽或淋雨,如果太冷就有被子蓋、太熱會就有涼風吹,而且都有好吃的食物和乾淨的水,這裡的人類也不會兇我或打我,他們會摸我跟我玩,我喜歡這樣,而且他們對我發出的聲音也都不會讓我害怕,所以我又開始覺得人類是可以接近的,只要看見他們,我就會搖尾巴、翻肚討摸,如果他們發出「坐下」、「握手」的聲音,我就把屁股放在地上然後把手抬起來,他們就會很高興,我也會很高興的跟他們玩要他們摸摸我。

現在照顧我的人,她對我很好,我也想多跟她在一起,但她能照顧我的時間不多,因為她還會去照顧好多狗狗。
但我很想跟一個對我好的人類相伴活著。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會選擇跟他一起面對,而他也會選擇跟他一起面對,我們互相信任、每天生活在一起,相伴到我離開地球。

【妞妞的認養資訊】

🔗原文出處: 永和河岸TNVR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GvUa5vgb9/?mibextid=WC7FNe

🐾呼名:妞妞
👩‍🦰性別:母
🎂年齡:約3歲
✅狀態:健康穩定,聰明親人、愛撒嬌,跟狗不親
😄互動:理解基本指令,會坐下、握手、翻肚

😍特徵:可愛的折耳、發亮的黑、拉拉體型

👨‍⚕️健康:血檢指數正常、定時驅蟲、後腳骨折已康復中

📍認養地點:台北市
📞聯絡方式:楊小姐 0986986933
💡認養不需任何費用。附:三個月飼料、床墊、碗等用品。可試養。

🍀如果你願意給妞妞一個永遠的家,牠一定會用牠的方式告訴你:
「謝謝你願意選擇我,我一定會對你不離不棄。」

在人人犬舍事件之後,我們更需要思考「動物商品化」──
🌱 不把生命當成商品
🌱 用認養代替購買
🌱 用陪伴回應牠的信任

*本系列會嘗試以第一人稱形式改寫送養犬隻的故事,旨在凸顯狗狗是具有主體意識,有牠們對世界的感知及個體表現,所採取的資料來自照顧牠們的中途志工每日和狗狗的相處與觀察,作為狗狗對這世界傳遞表達的「代理人」,而同時我們也盡量避免過度擬人化,用人類思維過度演繹狗狗的認知,這樣也是一種剝奪狗狗的自主,但畢竟很多敘述是透過文字讓讀者理解,這中間的拿捏也歡迎各位讀者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