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台灣鳥類救援協會與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共同發起的「反對海上賽鴿公投」,是台灣動物保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公投目的主要去突顯「海上賽鴿」殘忍、違反動物福利,而面對動保團體與國際輿論譴責,主管機關消極以應,毫無對策。
台灣賽鴿運動發展久遠,被歸納為民俗活動之一。根據相關研究,1984至1993年是陸翔賽鴿的鼎盛時期,遲至1987年開始有海上賽鴿,從1998年開始蓬勃發展至今。由於賽鴿背後伴隨利益龐大的賭金,參與者上至官員民代、下至市井,慢慢形成賽鴿賭博產業鏈,其利益龐大以數百千億來計算。賽鴿的龐大利益,催使犯罪集團介入擄鴿勒索,致賽鴿活動從陸翔轉往海翔的更殘忍方向發展。
賽鴿背後博弈公然違反善良風俗、挑戰公權力,雖偶有司法調查案件,法院也均判處有罪,但仍未能減少台灣海上賽鴿的非法活躍。
2012監察院開啟調查
針對賽鴿活動,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於2012年12月22日通過並公布監察委員尹祚芊、馬秀如提案,糾正內政部。糾正案文指出,國內賽鴿海翔活動盛行,內政部長期漠視,未依法要求,也未督促地方政府要求賽鴿活動之私人組織,依法辦理設立,或依法裁罰處分,形成監管漏洞,顯有違失等。
然而,監察院的調查,著重在賭博產業,未針對海上賽鴿的殘忍文化與違反動物福利。
2014國際動保組織揭發
台灣殘忍海上賽鴿國際聞名,美國善待動物組織(PETA)進行長期臥底調查,在2014年5月30日揭露了海上賽鴿的殘忍現象,引發國內外譁然,嚴重傷害臺灣文明形象。然而,當時政府卻消極無因應,而當年台灣動保意識剛在萌芽階段,也未見相關動保團體有任何回應與行動。四年後,2018年PETA在桃園國際機場刊登「台灣致命航班」聳動廣告被拒絕,同年10月25日再於各大捷運刊登「反賽鴿廣告」。
PETA的台灣行動,依然無法激起政府與民間團體任何迴響。如同小石頭,丟進茫茫大湖,只是產生小小漣漪而已。然而,PETA揭露的殘忍海上賽鴿的畫面已經在很多人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只是在等待機會。
動物保護運動的發殤
台灣於1987解除戒嚴令,人民的力量從政治抗爭轉進到體制內改革,九零年代是社運議題百家齊放的黃金十年,同一時間也促成1998年《動物保護法》立法通過實施。
社會力促成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嶄新政治氣象,讓各種進步價值紛紛上路,動保意識也伴隨這股潮流逐漸慢慢抬頭。「狗」的稱謂,在臺灣民間也從畜生、動物、寵物、同伴動物,演化到稱為家人的毛小孩。
動保意識抬頭,舊有動保法規與制度無法滿足人們需要。2010年,社運人士黃泰山開啟動保街頭抗爭,關懷生命協會成立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現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成功於2015年廢除公立動物收容所12天宰殺動物條款,終結無差別屠殺動物政策。緊接在台灣動保行政監督監督聯盟號召下,動保團體串連修法,2020年催生「動物保護立法運動聯盟」,並搭配修憲熱潮,2022首次大規模「動保入憲大遊行」,將台灣動保運動帶向另一波高峰。
隔年2023年,農委會升格農業部,動保團體長期呼籲動保與產業正式分家,從動保科躍升為「動物保護司」。台灣動物保護改革進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動團開啟反對殘忍海上賽鴿
「終止殘忍海上賽鴿」運動關鍵導源於2022年2月20日「動保入憲大遊行」。那一天風雨交加,天候異常寒冷,總統府前廣場依然聚數以千計關心動保的群眾,在眾多遊行隊伍中,來自高雄「台灣鳥類救援協會」隊伍異常顯眼奪目,這是剛成立一年的組織,主要核心人物秘書長吳羽心投入鳥類救援已十多年。本人藉由這次活動與羽心結緣,展開後續相關議題合作。合作後才知道,她們全國各地救援,鴿子佔約35%,賽鴿旺季高達五成以上,因為她們,大夥才知道海上賽鴿的殘忍。
在後來發動公投的理由書,其中一段寫道:依據普遍的國際學術研究,鴿子是陸域動物,海上飛翔競賽在根本上就違反其本性,在動保法的定義上巳屬虐待。而臺灣海上賽鴿活動,無論是主流的南北海各季賽事,或是補充性的海上馬拉松競賽,賽鴿都要面對300公里以上的海上飛行,註定造成死傷無數。根據歷來統計,海上賽鴿賽通常歸返率不到5%,絕大多數賽鴿墜海死亡或迷航,是大規模的棄養、傷害及殺害。
而在賽程中,更有以下虐待情事:限制幼鴿一次性參賽,海上賽鴿高比例淘汰,使多數賽鴿只有自然壽命的十二分之一;利用鴿子的戀巢、戀偶特性以隔離方法加速賽鴿歸巢速度;賽前及運送期間減少食水,迫使饑餓賽鴿著急回巢覓食;因船費高昂,不論天氣好壞都進行定點定時放飛,當天候海象惡劣時,等同於將鴿子送死;賽鴿長途擁擠運送,普遍暈車、暈船,一旦定點放飛,因驚慌及體力不濟而紛紛落海;最後未於規定時間內回到籠舍的鴿子多數被殘忍殺害,或折翅折足棄養,每年的賽季也就是鳥類救援最頻繁的時候。棄養的賽鴿僥倖存活者,大量繁衍成為流浪鴿群,威脅原生種的鳩鴿類生物,禽流感傳播也影響人們健康。
陳椒華華立委協助動團開啟第一槍
同年6月30日在陳椒華委員協助下,動督盟與台灣鳥類救援協會假立法院舉辦「讓殘忍到此為止—正視殘忍的海上賽鴿比賽記者會」,記者會後馬上召開政策協調會議,緊接7月12日又召開第二次協調會,很遺憾與會農業部、內政部、教育部與海委會,互踢皮球,有權無責下,根本沒有結果。
隔年2023年6月5日台灣環境日,「全國NGOs環境會議」成員代表與總統有約,「反對殘忍海上賽鴿」成為建言案。很遺憾,後續相關部會也並未展開溝通,依然石沈大海。
動團向總統建言
2024年總統大選賴清德當選總統,同年4月22日地球日,本聯盟王唯治理事長當面向總統蔡英文與準總統賴清德報告「海上賽鴿殘忍」,王理事長提到:台灣每年有7場大型賽鴿,若每場平均5萬隻,一年35萬隻賽鴿,最終順利歸返的不到2%,甚至2020年有場比賽六萬多隻賽鴿,最後竟然只剩3隻安抵終點,殘忍至極,已成為「台灣之恥」。這項議題國際動保團體高度關注,本聯盟從建言至今,政府相關單位從未主動安排溝通,單位之間也互踢皮球,令人遺憾。當天剛被真除*沒多久的農業部長陳駿季首次當面承諾,(此議題)要帶鋼盔來處理,在陸上賽鴿、海上賽鴿兩個議題中,他會優先處理海上賽鴿。因案情複雜,涉及賭博,後續會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共同處理。
編按:真除,意指實授官職,由暫時代理改為正式職位。
動團表揚台南地檢署查緝賽鴿
7月3日動督盟與鳥類救援協會特別到台南市地檢署表揚台南查緝賭博賽鴿案有功的人員,包含陳鋕銘檢察官。 緊接7月10日農業部動保司首次召開「賽鴿比賽(活動)人道化管理案溝通會議」,當天會中做成三點結論:一、有關賽鴿是否違反動物保護法,由農業部釋示後函送各直(市)政府及動物保護主管機關。二、有關動保團體說明部分有自商港載運賽鴿出海之狀況,由農業部先洽交通部等相關部會建立橫向聯繫通報機制,期以逐步納管,後續視實施狀況及共識再進一步調整。三、請相關部會在現有管理機制及獎勵作為下,依權責加強查緝不法情事。
啟動公投第一階段提案連署
與此同時,動保團體體認到海上賽鴿國內外關注,政府依然不動如山,原因很簡單,每年數百億產業利益,不少地方權貴大老、政治人物參與賽鴿等盤根錯節、私下庇護等問題,導致現有政府部門無所作為。因此,要禁止海上賽鴿迫切需要全國民意公投形成禁絕的意志,才能有效要求主管機關加強管制與查緝力道。動保團體也相信,唯有公投才能遏止這殘暴、傷風敗俗的非法博弈。
為了展現動保團體反對海上賽鴿意志,決定透過「公投」來進行公眾教育並匯集民意力量。
從6月16日起展開公投第一階段提案連署,為了趕上隔年 8月第四週公投,第一階段連署必須於7月完成前送交中選會,過程如果順利有機會於12月中成案,取得第二階段連署資格,而第二階段連署必須於2026年2月底完成安全門檻35萬份送中選會,才能趕上公投要求前六月前審查通過,時間壓力非常大。
提案連署衝高 展現強大民意
起初十幾天連署速度非常緩慢,大夥壓力非常大,但從7月起突然氣勢翻轉,到7月10日截止前一天,衝到3720份,比預期目標2500份高出1220份,最後衝到8254份,比法律規定1931份高出6323份,但由於人力不足真正送入中選會提案連署只有5851份。
為了維持公投熱度,8月31日高雄、9月14日台中與9月28日動團分別舉辦三場說明會,凝聚認同有志之士。而這段期間也積極準備聽證相關事宜。
聽證會後接獲補正通知
中選會於9月24日舉辦聽證會,我方提案人吳羽心、輔佐人動督盟何宗勳與亞洲善待組織專員林婷憶,我方推薦有學者專家陳鋕銘檢察官、吳宗憲教授。我方並有11位出席旁聽陣容堅強,但陪同只能在旁邊是會議室看直播,讓本聯盟動理事長王唯治當場寫陳情書抗議!中選會邀請兩位專家林明鏘教授、張琨盛講師,都是熟識的人,連主管機關農業部出席動保司長江文全大家都很認識。
因為都很熟,所以沒有煙硝味,就事論事依法談法。最後,出席四位專家有兩派意見,一方認為「反對海上賽鴿」是第二條之二「立法原則之創制」,另一方則認為是第二條之三「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這真的有點困擾我們。
十一月初,動團收到需要於一個月補正通知,動督盟特別函示農業部解釋,並於指定時間補正已經寄中選會,他們也來電收到。
公投案遭中選會否決 動團痛批冷血委員動物殺手
中選會於12月20日委員會議審議,認定補正後仍不符合規定,決議均予以駁回。
對此動保團體表示無法接受,發新聞稿痛批公告內容,簡直廢話連篇,不知所云。新聞稿提到,台灣直接民權的最大絆腳石就是中選會委員擅自擴權,把原本公投法修正廢除的審議委員會等同實質恢復,真是失格失能。
公投發起團體也引用2018年1月3日公民投票法修法精神之一,是將全國性公民投票之主管機關改為中央選舉委員會、廢除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等,就是希望擴大民眾政治參與,真正還權於民,讓台灣民主更為深化。當初廢除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就是不要行政部門有那麼大權力阻止公投,沒想到中央選舉委員會又擅自擴權,進行公投實質審議。
後續打行政訴訟 國際發聲
後續動團將循公投法第53條提起行政訴訟,並要求立法部門推動管制競技動物的立法。聲明提到,每年海上賽鴿死傷成千上萬,政府找不出解決方式,人民要用公投要成為政府後盾,就算成案投票也不一定會過,中選會居然否決。讓人驚訝,從2021年至今,中選會沒有讓任何一個公投成案,明顯剝奪人民公投權利,動保團體痛批這群委員是「冷血委員、動物殺手」也不為過。
終止海上賽鴿最後一定成功
動保團體表示,中選會既然否決,代表行政部門是有能力禁止海上賽鴿,因此會將消息向國際佈達,讓台灣殘忍海上賽鴿被國際廣為知道,後續將積極進行行政監督直到「殘忍海上賽鴿」終止為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