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引人入勝且挑戰人心的作品,促使觀眾重新思考:我們是否正因自己的飲食方式而走向滅亡?每個人如何透過一天三餐的飲食選擇,影響世界和自己的未來?
本片獲2023新德里電影節(New Delhi Film Festival)最佳長篇紀錄片、2022美國環保媒體(Environmental Media Awards, USA)紀錄片獎.....等8項國際電影獎項,由奧斯卡影后凱特.溫絲蕾擔任旁白。導演透過訪談多位全球知名人物與頂尖科學家,深入探討畜牧業對環境、氣候、糧食安全、水資源、抗藥性與疾病等各種層面的影響。同時也提出解方:「改變我們的飲食選擇,是人類自救的關鍵。」
🎞️《食至滅絕》(EATING OUR WAY TO EXTINCTION)影片介紹
《食至滅絕》是一部於 2022 年上映的紀錄片,由導演團隊歷時四年拍攝製作,揭露一個鮮少被正視的真相:工廠化畜牧與人類的飲食選擇,正對地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影片開場以壯麗的自然景觀展開——從亞馬遜雨林、台灣高山、蒙古沙漠,到挪威峽灣與蘇格蘭海岸——展現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力量。然而,人類的貪婪與慾望,正逐步摧毀這片美麗的星球,留給下一代一個岌岌可危的地球。
雖然氣候變遷與生態破壞的原因已廣為人知,但畜牧業的影響卻長期被刻意忽略。這是因為,跨國畜牧產業的擴張,仰賴的正是全球對肉類與奶製品的龐大需求,以及人類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
為了生產我們想吃的肉品及乳製品,就必須飼養動物與種植飼料作物(如大豆與玉米),大片的原始森林因而被砍伐與焚毀。影片中指出,目前全球種植的大豆中,僅不到6%是供人類食用,其餘大多用於餵養畜牧動物,如豬、牛、羊、雞等。自1970年代以來,91%的亞馬遜雨林砍伐歸因於畜牧業。這些土地使用不僅改變了地球面貌,也導致野生動物失去棲息地,進一步加劇氣候危機。而在全球食物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中,肉類產業佔了近60%,預估到2050 年,肉類產量將翻倍成長。
🎥 國際紀錄片《食至滅絕》(Eating Our Way to Extinction)觀後分享
——我們要把地球吃完了?
這部於2022年推出的紀錄片,由國際團隊歷時四年拍攝完成,從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到北極圈的冰層,再到亞洲的海洋養殖場,紀錄片以全球視野揭露人類飲食習慣如何推動了工廠化畜牧,並對地球生態造成毀滅性影響。
影片指出,畜牧業導致的森林砍伐規模驚人,亞馬遜雨林大片土地被清空用於飼養牛隻或種植飼料作物,造成生物多樣性加速流失。科學家警告,若不立即採取行動,到2030年全球僅剩不到一成的森林可被保存。片中亦呈現「海洋死亡」的現況:由於畜牧業施肥與農業徑流導致氮磷過剩,藻類大量繁殖,奪走海水中的氧氣,形成不適合生物存活的低氧區。墨西哥灣的案例更顯示,這些死區正隨著肉類需求不斷擴張。
此外,影片強調畜牧業與氣候變遷的關聯。科學研究表明,牛隻消化過程所排放的甲烷,以及動物排泄物釋放的氧化亞氮,對暖化的影響遠超二氧化碳。若高收入國家無法在短期內顯著減少肉類消費,巴黎協定的控溫目標將無法達成。片中還談及水資源危機,揭示生產一個牛肉漢堡需要超過兩千公升的水,畜牧業成為全球最大的用水部門之一,威脅到18億人的飲水安全。
健康議題同樣是影片的重要線索。紀錄片指出,為避免大規模飼養的動物生病,畜牧業普遍施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預估到2050年,因抗藥性細菌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癌症。魚類養殖與海洋污染也被納入討論,研究顯示,魚肉中含有重金屬與塑膠微粒,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 為動物做出跨物種共好、讓地球更好的選擇
影片最後呼籲,植物性飲食不僅能改善動物福利,也是避免環境與人類社會走向崩潰的唯一途徑。
#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決定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