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週〕
【國小】
1.翰林生活小一上第三單元p.52-58
此篇課文為親近大樹與小花。課文中的學生藉由觀察大樹與小花,而接觸到蝴蝶、瓢蟲、蝸牛、小鳥等動物。建議可以搭配「大自然的舞姬─蝴蝶生態體驗」與「共享世界-你說我猜」教案。「大自然的舞姬─蝴蝶生態體驗」教案結合語文與生活課程,建構學生愛護大自然與尊重生命的使命感。「共享世界-你說我猜」教案藉由觀賞影片《共享世界》搭配「你說我猜」的遊戲,讓學生從影片中觀察動物的外觀特徵及習性,並透過遊戲裡「說」和「猜」的分組競賽對動物有初步的認識。
★補充【校園宣導】屏東高樹國小活動報導一起守護飛躍的精靈
★補充【錄音摘要】〈派特幸福札記-動保教師系列〉紀慧玲老師:校園農場中的教育者
2.南一小三上國語第一課p.37
此篇課文在延伸閱讀介紹了《騎著恐龍去上學》這本書,並問學生騎著恐龍去上學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建議可以搭配「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以「生命關懷」立場來談「動物有情・生命無價」,藉由2021年東京奧運馬匹能坐商務艙抵達東京,和奧運得主返鄉親人殺雞慶祝,兩個對於動物不同行為的新聞讓學生思考討論人與動物的關係,並探討經濟動物為何需要人道飼養,台灣目前畜牧相關法規能否保障經濟動物,以及學校給食問題如何能更有策略的付諸行動。
★補充【講座宣導】彭雅玲:動保教材應以生命教育為核心
★補充【2024教師研習報導】《你的雞不是你的雞》教案分享討論會
★補充【校園宣導】臺北五常國中活動報導小朋友與小豬的奇幻之旅
3.康軒小三上國語第二課 p.46-49
本課以擬人的方式描寫小丑魚跟海葵之間的共生關係,當小丑魚遇到大魚時,海葵會射出刺針保護小丑魚。建議可以搭配「海洋─誰的家?」教案與「寂靜的夏天」教案。「海洋─誰的家?」教案編列一系列的課程,以多媒體教材呈現活潑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學習面對任何生物的保育態度和行動,不能去干擾、破壞生物的生活空間。更在認識、了解海洋動物之外,察覺人類不當的行為,對海洋環境及其他生物的危害。「寂靜的夏天」教案以文章與短片作教學,透過各篇文本的閱讀與欣賞,讓學生思考人類的行為對其他物種、自己造成的影響,這樣做的原因及後果有哪些,並填寫學習單,記錄感想。
★補充【講座報導】除了魚翅以外:台灣鯊魚與海洋的永續保育
★補充【講座報導】在漁市場「考試」!澎湖海洋保育教材讓師生家長從生活中學習
★補充 動保教師系列 黃馨漪老師——媽祖魚的動保教室
★補充 【校園宣導】面對動物利用,我們有更好的做法-花蓮縣新城國中活動報導
4.何嘉仁小三上英語第一課 p.32
此篇課文以插圖的方式,描繪出小朋友到認養活動上幫忙的景象。建議可以搭配「《小狗花花》—我是你的家人(教學包)」,「《小狗花花》— 我是你的家人(教學包)」結合《小狗花花》這部影片,讓學生從情境中模擬、想像,瞭解毛小孩的需求,進而體會到自己身負重責。如果愛牠,就要有照顧牠一輩子的決心!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幼兒園的動保教室─黃小珊老師
★補充【2024動保扎根學生營隊活動紀錄】第一場專題演講─了解犬隻行為課程
★補充【校園宣導】在大理國小的孩子種下愛的種籽與狗狗的初次見面
★補充YMCA動保課程與狗狗做朋友保護動物與環境
5.南一小三上自然科學第三課 p.62-63
此篇課文為「認識動物」,以漫畫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描繪出學生將石虎的照片誤認為是豹和貓,一旁的老師則跟學生說明這是數量稀少的石虎。其中一幅漫畫描繪出石虎躺在手術台上被獸醫檢查的情境、一旁搭配的文字提到「要先認識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才能好好保護動物。」。建議可以搭配「共享世界-你說我猜」教案。「共享世界-你說我猜」教案藉由觀賞影片《共享世界》搭配「你說我猜」的遊戲,讓學生從影片中觀察動物的外觀特徵及習性,並透過遊戲裡「說」和「猜」的分組競賽對動物有初步的認識。
★補充【錄音摘要】-羅雅玲:把動物駭進你的心中
★補充【講座報導】狐狸森林中的真相原來皮草離生活那麼近
★補充【錄音摘要】南門口都市生態觀察行動——山夢嫻
6.南一小三上社會第三課 p.41
此篇課文的主題為主動學習,讓學生了解學習的意義。在其中一個插圖中,描繪出小朋友拿著透明昆蟲箱、裡面有隻鍬形蟲的畫面。建議可以搭配「飼養昆蟲代替教學」教案。此教案透過校園內現有的自然生態素材,讓學生更加認識蝴蝶的生態,並且以實際操作棲地營造的保育活動,培養學生對生命的關懷、責任意識及能力。
★補充【講座宣導】彭雅玲:動保教材應以生命教育為核心
★補充【錄音摘要】〈派特幸福札記-動保教師系列〉紀慧玲老師:校園農場中的教育者
7.康軒小三上健康與體育第三課 p.40-41
此篇課文搭配餵食雞、鵝,以及螢火蟲飛舞的插圖,在插圖中呈現出學生餵養雞、鵝時的愉悅神情。建議可以搭配「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與「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教案。「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以「生命關懷」立場來談「動物有情・生命無價」,藉由2021年東京奧運馬匹能坐商務艙抵達東京,和奧運得主返鄉親人殺雞慶祝,兩個對於動物不同行為的新聞讓學生思考討論人與動物的關係,並探討經濟動物為何需要人道飼養,台灣目前畜牧相關法規能否保障經濟動物,以及學校給食問題如何能更有策略的付諸行動。「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教案藉由角色扮演的活動設計,增進學生的同理心與道德意識。透過腦力激盪,設計最適合、也最能落實的動物保護措施。
★補充【講座宣導】彭雅玲:動保教材應以生命教育為核心
★補充 研習牽起的動保緣─生命教育中所蘊含的動物保護觀念教育
★補充【錄音摘要】-羅雅玲:把動物駭進你心中
★補充【錄音摘要】南門口都市生態觀察行動——山夢嫻
8.康軒小四上國語第四課 p.68
此篇課文以獅子發出的吼聲,形容大風吹過破舊屋子所發出的聲響,並用「非常嚇人」來形容。建議可以搭配「請到大自然來看我(教學包)」教案。「請到大自然來看我(教學包)」教案屬「愛與平等的世界」的系列活動之一。導讀繪本「The Bog Baby」,讓學生了解野生動物與同伴動物在各方面的差異,思考野生動物不適合被飼養的原因,同時更要學習尊重生命,即使渺小如昆蟲,也應尊重其生存的權利,不應以人類的喜好或利益任意剝奪。
★補充2024動保扎根學生營隊-新北市民義國小動物守護體驗營紀錄片
★補充【校園宣導】高樹國小品德教育從關懷動物做起
★補充【校園宣導】屏東縣高樹國小活動報導
9.南一小四上社會第四課 p.69
此篇課文在插圖中說明達悟族的飛魚祭,並提到在飛魚終食祭結束後,會將剩下的飛魚乾拿來餵養動物。雅美族(達悟族)人規範捕撈、食用飛魚的時間,除了表達對飛魚的尊敬外,也有與自然共處,避免過度捕撈的意義。建議搭配「料理不再浪費—為經濟動物之福利做出改變」,此教案以鮭魚養殖產業為素材,探討桌上的肉品是從何而來,並將「選擇瑕疵蔬果」與「妥善利用食材」的理念納入食譜設計、實際製作料理、提供表達與分享之機會,讓學生建立珍惜食物的觀念及行動。
★補充【校園宣導】從糧食議題中的生產者、環境與消費者「三角關係」談生命教育
★補充【動保論壇】「永續利用」教育觀能夠引領人類過渡到永續的未來嗎?-檢視國中小教科書生態環境與動物保護課程
★補充【講座報導】在漁市場「考試」!澎湖海洋保育教材讓師生家長從生活中學習
10.南一小四上健康與體育第三課 p.63-64
此篇課文搭配的插圖,呈現出沙灘上散落著許多的垃圾和一隻死掉的螃蟹,另有海豚咬著塑膠袋的場景,藉此指出塑膠袋對環境及動物產生的危害。建議可以搭配「哭泣的海岸線」教案,「哭泣的海岸線」教案運用影片《德祥台北汙染海洋全記錄》、《百年蹦火仔抓瞴魚》,介紹因德翔台北貨輪擱淺於新北市石門外海,重油洩漏而對潮間帶生態與近海生態的影響,藉由此事件引導學生反思並同時能體會海洋生物居住環境被汙染的感受。
★補充【人物專訪】把動保帶進教室桃園快樂國小黃馨漪:學習不該與生活脫節
★補充【校園宣導】屏東縣高樹國小活動報導:海廢塑膠給生物們帶來的生存危機
★補充【講座報導】除了魚翅以外:台灣鯊魚與海洋的永續保育
11.翰林小四上藝術第三課 p.121
此篇課文的插圖,描繪出騎兵們騎在馬背上吹著號角行進的樣貌。建議可以搭配「世說動物教學反思:與動物的對話練習」教案。「世說動物教學反思:與動物的對話練習」教案融入動物關懷議題,透過「動物策展」活動和設計「動物塔羅」,讓學生表達對動物的想法與對動物生命的尊重。
★補充【校園宣導】臺科大根與芽動保社社課活動報導你站在動物這一方嗎?
★補充【校園宣導】苗栗東河國小活動紀錄與狗貓做朋友善待各種動物
★補充【校園宣導】北市恆安里活動紀錄對動物友善也是對人友善
【國中】
1.康軒自然國一上第二單元p.112-113
此篇課文講述觀察血液的流動,藉由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了解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情形。課文中的注意事項說明「請善待活體材料,實驗結束後,請盡速將小魚放回水箱中。」,建議可以搭配「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此教案以「生命關懷」立場談「動物有情・生命無價」,藉由「2021年東京奧運馬匹坐商務艙抵達東京」,和「奧運得主返鄉,親人殺雞慶祝」兩個案例,讓學生思考討論人與動物的關係。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吳希天老師─揭開實驗動物的神秘面紗
★補充【講座宣導】彭雅玲:動保教材應以生命教育為核心
2.翰林歷史國一上第三單元p.124-125
此篇課後閱讀介紹台灣梅花鹿,內文中說明「梅花鹿在野外滅絕,又再次人工復育,造成生態失衡」的情況。建議可以搭配「集合!動物『生』友會:經濟動物的生存福祉」與「從電影、紀錄片連想在生活裡的經濟動物」教案。「集合!動物『生』友會:經濟動物的生存福祉」教案以情境教學進行分組學習,採用動物森友會的遊戲模式,分別建置不同主題的五座島嶼以進行分區學習,讓學生藉由角色扮演與各式模擬情境的活動,同理經濟動物的處境與感受,從中反思經濟動物的生存福祉、人與動物間的相處方式以及培養關懷動物的胸懷。「從電影、紀錄片連想在生活裡的經濟動物」教案帶領學生討論影片和時事,幫助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陳瑞楠老師:翻轉畜產教育的另類模式
★補充 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圖書室-「打開困獸之Door」主題書展
3.翰林英文國二上第三單元p.45-54
此篇課文說明「在半夜做哪些事?」,在課文中提及「從寵物的監控螢幕中,找到打破杯子的兇手」、「餵養寵物」與「寵物玩耍」等內容。建議可以搭配「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與「聽聽我、了解我(教學包)」教案。「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教案藉由角色扮演的活動設計,增進學生的同理心與道德意識。搭配學習單,讓學生增進表達技巧與自我思考能力。「聽聽我、了解我(教學包)」教案運用影片《小狗花花》與繪本《安娜想養一隻狗》設計教案,介紹動物的五大需求。讓學生瞭解照顧動物的基本條件,培養學生建立飼主責任。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李宗怡老師─一石二鳥的主題書展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陳玥樺老師:輔導室裡的動保教育
4.翰林自然國二上第三單元p.82-83
此篇課文說明真空抽氣機的改良過程,為了展示成果,將小動物放進玻璃罩中。建議可以搭配「世說動物教學反思:與動物的對話練習」與「論理、同理、倫理-同伴動物的生命與權利」教案。「世說動物教學反思:與動物的對話練習」教案融入動物關懷議題,透過「動物策展」活動和設計「動物塔羅」,讓學生表達對動物的想法與對動物生命的尊重。「論理、同理、倫理-同伴動物的生命與權利」教案以對待動物的行為及態度作為主軸,透過生物學、倫理學、心理學等面向切入探討,挑戰學生對實驗動物、經濟動物、同伴動物的界限及道德考量,透過角色扮演、價值澄清、議題辯論,拓寬學生思考的面向。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吳希天老師─揭開實驗動物的神秘面紗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郭婉玲老師的動物英語教室
5.佳音翰林國三上英文第三章 p.54
此篇課文敘述一名老爺爺在年輕時被小狗救了一命的故事。建議可以搭配「牠的身體會說話(狗篇)」教案。「牠的身體會說話(狗篇)」教案透過圖片的方式,幫助學生去思考:狗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什麼樣的表情?了解牠其實也跟學生一樣,會因為孤單而無聊,因為同伴的喜愛而快樂,進而能感同身受動物的處境。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幼兒園的動保教室─黃小珊老師
★補充【2024動保扎根學生營隊活動紀錄】第一場專題演講─了解犬隻行為課程
★補充【校園宣導】在大理國小的孩子種下愛的種籽與狗狗的初次見面
★補充YMCA動保課程與狗狗做朋友保護動物與環境
6.康軒國三上英文第三章 p.54
此篇課文在插圖中出現白鴿從魔術師的帽子飛出的場景,建議可以搭配「鬥牛,要不要?」教案與「Don't勿展演」教案。「鬥牛,要不要?」教案以西班牙鬥牛文化為主題,並透過問答活動與kahoot討論,帶領學生思考世界各地還有許多動物活動也備受爭議,如賽馬、鬥蟋蟀、騎乘大象等。這些活動是否應該被禁止,背後都有錯綜複雜的因素需要考量。透過這個課程讓學生瞭解與省思展演動物們所面臨的困境,感受動物的處境並嘗試改善。「Don't勿展演」教案以2014年河馬阿河事件為例子,透過播放影片及討論讓學生思考動物展演可能造成的問題,學習動物福利概念以及相關法規,最後藉由製作標語貼紙活動讓學生應用課程所學。
★補充【校園宣導】苗栗西湖國中活動報導動物展演與生命教育
★補充【校園宣導】國立苗栗特殊教育學校活動報導動物展演與生命教育
7.康軒國三上自然科學第四章 p.151
此篇課文搭配了一張珊瑚白化的照片,說明核電廠排放的熱廢水可能造成附近海域珊瑚白化與死亡。建議可以搭配「陸上造礁─針織珊瑚」教案,「陸上造礁─針織珊瑚」教案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邀請英國環保行動藝術家Sue Bamford到校,教導手作針織珊瑚和陸上造礁,學生從中學習海洋中珊瑚保育的困境與展望。並結合新聞時事,正逢臺東綠島海域被石油污染問題,學生十分關心海洋保育工作,進而更加珍視環境保育。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黃馨漪老師——媽祖魚的動保教室
★補充【校園宣導】竹南高中活動紀錄從蔬食發揮影響力
★補充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補充【校園宣導】從《森林是我家》故事反思棲地保育與共好
8.康軒國三上歷史第二章 p.88
此篇課文的插圖為一幅描繪亞歷山大征戰波斯的畫作,畫中呈現出人類騎在馬背上的樣貌。建議可以搭配「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與「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教案。「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以「生命關懷」立場來談「動物有情・生命無價」,藉由2021年東京奧運馬匹能坐商務艙抵達東京,和奧運得主返鄉親人殺雞慶祝,兩個對於動物不同行為的新聞讓學生思考討論人與動物的關係,並探討經濟動物為何需要人道飼養,台灣目前畜牧相關法規能否保障經濟動物,以及學校給食問題如何能更有策略的付諸行動。「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教案藉由角色扮演的活動設計,增進學生的同理心與道德意識。透過腦力激盪,設計最適合、也最能落實的動物保護措施。
★補充【講座宣導】彭雅玲:動保教材應以生命教育為核心
★補充研習牽起的動保緣─生命教育中所蘊含的動物保護觀念教育
★補充【錄音摘要】-羅雅玲:把動物駭進你心中
★補充【錄音摘要】南門口都市生態觀察行動——山夢嫻
9.翰林國三上歷史第三章 p.116
此篇課文在附圖中呈現一綠洲中的阿拉伯駱駝商隊畫作,畫中描繪出人們騎在駱駝背上的景象。建議可以搭配「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與「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教案。「動物有情‧生命無價」教案以「生命關懷」立場來談「動物有情・生命無價」,藉由2021年東京奧運馬匹能坐商務艙抵達東京,和奧運得主返鄉親人殺雞慶祝,兩個對於動物不同行為的新聞讓學生思考討論人與動物的關係,並探討經濟動物為何需要人道飼養,台灣目前畜牧相關法規能否保障經濟動物,以及學校給食問題如何能更有策略的付諸行動。「Free Animals from Dog Days──感同身『獸』」教案藉由角色扮演的活動設計,增進學生的同理心與道德意識。透過腦力激盪,設計最適合、也最能落實的動物保護措施。
★補充【講座宣導】彭雅玲:動保教材應以生命教育為核心
★補充【校園宣導】北市恆安里活動紀錄對動物友善也是對人友善
★補充【校園宣導】從《森林是我家》故事反思棲地保育與共好
★補充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圖書室-「打開困獸之Door」主題書展
10.翰林國三上公民與社會第四章 p.185
此篇課文以「無米樂社區活出農村新價值」為題,說明無米樂社區如何從稻作被迫休耕到崛起,文中提及無米樂社區透過解說導覽、吃割稻飯及搭牛車等活動發展當地的觀光。建議可以搭配「珍視動物、有效保護」教案與「共享世界-迷宮歷險」教案。「珍視動物、有效保護」教案藉由圖片進行動物指認,了解動物的習性及生活環境,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野外活動。「共享世界-迷宮歷險」教案引發學生思考影片中有關動物與生存的疑問,發現生命的奧秘並體認到動物也跟人類一樣有情感,進而在生活中落實愛護動物的行動,了解人類所處的世界是和所有生物一同共有、共享的。
★補充【校園宣導】從《森林是我家》故事反思棲地保育與共好
★補充【錄音摘要】動保教師系列郭婉玲老師的動物英語教室
10.南一國三上科技第二章 p.126-129
此篇課文探討基因改造技術,文中提及人們透過基因改造技術讓雞、豬、牛、羊等生長更快速,不易遭遇疾病或增加泌乳量以符合人類生存需求,而對基改技術存有疑慮的人們則持保留態度,認為基改可使物種過量繁殖而影響生態平衡。
文末指出科技的發展方向取決於大多數人的選擇,應先站在中立角度了解不同說法背後的原因與其真實性。文中以西元1996年自英國成功複製出的桃麗羊為例,說明當時複製羊的用意是為了產出具醫療效用的羊奶,卻也讓人們針對生物複製技術的好處、壞處、潛在問題、是否應限制其發展及是否會減少生物多樣性等面向有所思辯,後續也讓學生蒐集相關資料,進而說明是否應該對基因編輯技術有所限制。
建議可以搭配「世說動物教學反思:與動物的對話練習」教案與「論理、同理、倫理-同伴動物的生命與權利
為了便利老師們的授課內容能與動物保護教育有更豐富的連結,關懷將於每週提供與當週教科書進度可相互搭配之動保教案,(目前教科書級別搭配為各級學校之一、二年級)更多教案與補充內容歡迎至「動保扎根教育平台」喔!https://awep.org.tw/
另外,如果希望能夠主動查詢教案,可以到「動保扎根教育平台資料清單」(檔案下載連結:https://reurl.cc/XjVGoR),下載Excel表格,就可看到所有教案,還可使用「資料篩選」功能,搜尋出符合您需求的項目喔。
【😊捐款支持~動保教育有您真好😊 】👉 https://reurl.cc/eGoj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