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王鉉淯(關懷生命協會 副研究員)
本次動保新知引自——Rah H. (2025). Socioeconomic and Spatial Determinants of Dog Abandonment and Adoption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2021-2023). Animals, 15(11), 1613.
本文章為一篇研究型文章(Research),旨在探討在韓國,狗狗被棄養與「地區經濟」、「地區醫療成本」與「地區集群」的關係。在當代社會,同伴動物成為家庭生活的日常,但寵物棄養仍然是當代社會中難解的社會問題,在韓國,每年有成千上萬隻狗狗被飼主棄養,並導致了韓國收容所資源的緊繃與動物福利的危機。本研究以韓國2021年至2023年所蒐集的162個地區的資料為統計分析,試圖分析韓國狗狗遭到棄養與成功被領養背後的「社會經濟結構」與「地理分布」因素。
研究方法:依變項與自變項
本研究採取量化的統計研究方法,以2021年至2023年之間的公開資料,其中包括政府與收容所的公開統計資料、全韓國4159家動物醫院的獸醫費用資料;並透過多元線性回歸與空間回歸模型,以探討「社會經濟結構」、「飼養成本」與「空間分布」和棄養與領養的相關性。以下簡單介紹本研究所設定的依變項與自變項。
本研究的主要依變項(Y)有二:
- 某地區每10萬人中的狗狗被棄養的數量:此變項以特定行政區的狗狗棄養數量,依據標準化將該地區的棄養數調整成每10萬人中,該地區會有多少隻棄養狗狗;此變項的調整在於,透過標準化,可讓區域間的結果變項具有可比較性。
- 某地區被棄養狗狗中成功被領養的比例:本變項的公式為「成功被領養狗狗數量/遭到棄養狗狗之總數」,此變項以比例關係建立起特定地區棄養與領養間的比例,可作為探討棄養與收養的統計結果變項。
本研究的主要自變項(X)有二:
- 社會經濟指標:此變項以特定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為測量,其中包含該地區領取失業救助金的人數、該地區的綜合所得總稅額、地區所得等。
- 獸醫成本:此變項包含幾項飼主至獸醫所需負擔之成本的測量,其中包括該地區的DHPPL綜合疫苗接種費用、該地區的狂犬病疫苗接種費用、該地區的犬流感疫苗接種費等。
本研究分別對以上自變項與依變項進行統計分析,以下說明統計分析結果。
研究發現一:顛覆直覺的發現——失業補助越多之地區,狗狗棄養數越少
首先,本研究將自變項「社會經濟指標」與依變項「某地區每10萬人中的狗狗被棄養的數量」進行迴歸分析,其中發現在2021年至2023年間,此三年的「領取失業救助金的人數」和「某地區每10萬人中的狗狗被棄養的數量」皆呈現具有統計顯著(p值小於0.05)的負相關(係數分別為-0.343、-0.311、-0.293)。此結果顯示,在韓國,失業補助申請者越多的地區,實際棄養率反而越低,這結果與直覺相反(直覺上會認為,失業補助申請者越多之區域,其經濟能力較弱,故狗狗的棄養率會越高)。研究者推測,這個結果可能來自於,這些地區的社會安全網較完整(有更多的社福措施如失業補助),而完整的社會支持系統則降低了該地區棄養狗狗的數量。
研究發現二:疫苗價格反映公共資源與飼主的參與度
接著,本研究將自變項「獸醫成本」與依變項「某地區每10萬人中的狗狗被棄養的數量」進行迴歸分析,其中發現2022與2023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種費用」與「某地區每10萬人中的狗狗被棄養的數量」呈現具有統計顯著(p值小於0.05)的負相關(係數分別為-0.387、-0.403);在2021年至2023年的「DHPPL綜合疫苗接種費用」與「某地區每10萬人中的狗狗被棄養的數量」呈現具有統計顯著(p值小於0.05)的正相關(係數分別為0.367、0.203、0.211)。
這結果顯示了,狂犬病疫苗費用越高的地區,其狗狗棄養率越低;同時,DHPPL綜合疫苗接種費用越高之地區,其狗狗棄養率越高。為何呈現此種結果?作者解釋道,DHPPL綜合疫苗(常見的五合一預防針)在韓國通常為自費性的選擇性疫苗,費用越高(無政府補助)則可能成為飼主棄養狗狗的導火線;而狂犬病疫苗通常有政府的補助,公共資源的涵蓋,則可降低飼主棄養狗狗的可能性。
研究發現三:富裕地區領養率高,社會資源決定狗狗的未來
接著,本研究將自變項「社會經濟指標」和依變項「某地區被棄養狗狗中成功被領養的比例」進行迴歸分析,其中發現2021年和2023年的「綜合所得稅額」和「某地區被棄養狗狗中成功被領養的比例」之間呈現具統計顯著的正相關(係數分別為0.343、0.211)。這結果顯示,綜合所得稅額(地區收入代表指標)越高之地區,狗狗被領養的可能性也越高,這顯示,富裕地區不僅有能力,也更有意願從收容所領養狗狗,這原因可能來自於該地區的設施完善、宣導活躍或較高的教育水平。
研究發現四:空間分析揭露地區集群現象
最後,本研究將依變項「某地區每10萬人中的狗狗被棄養的數量」與「某地區被棄養狗狗中成功被領養的比例」進行空間迴歸模型,檢視各變項的「地理自相關」[1]與「空間群聚現象」。空間迴歸模型相較於傳統迴歸分析假設各地區的觀察值彼此獨立,空間迴歸模型則考慮了地理上的「鄰近性」對狗狗棄養數與領養率的影響。若某地區的狗狗棄養情況會受到附近地區影響,則表示存在空間依賴性。
在2021年至2023年間,此三年皆出現犬隻棄養的空間依賴性,顯示地理因素是犬隻棄養的重要變項。作者指出,對於出現高犬隻棄養群聚的區域,政府可優先進行目標性的介入措施。而在領養率方面,統計結果在2021年至2022年皆未呈現出空間依賴性,但在2023年出現了領養率的輕微空間群聚現象,這顯示出在2023年區域間的領養設施或公共倡導出現了區域間的資源落差,而此些落差導致的結果需要進一步關注。
研究意涵
本研究對公共政策與動物福利倡議與研究提供以下建議:
- 以地區為單位精準介入政策:本研究指出地區是重要的影響變項,針對高棄養地區推出低價疫苗、免費絕育、移動獸醫車等支援措施,能有效降低棄養。
- 加強貧困地區的社福連結:本研究指出,經濟能力是影響棄養與收養的重要因素,推動以社福機構為中心的寵物照顧輔導與社區參與,預防飼主在經濟壓力下將狗狗棄養。
- 提升領養推廣策略:作者指出,在地所得地區強化領養教育與收容所的可及性,能有效縮小地區領養的落差。
- 標準化依變項的方法論意涵:本研究在依變項上將棄養數進行標準化(統一成每10萬人的棄養數),此種方法在統計的運用上更為精準。
結語:限制與未來方向
本研究存在著幾個資料收集與研究方法上的限制,本研究的資料數據來自韓國的公立收容所,測量並未涵蓋私營機構或非正式棄養行為,且各地區可能存在著資料回報不一致的問題。此外本研究僅探討狗狗此一物種的棄養問題,未討論貓咪的棄養因素,在推論上可能無法類推至不同物種的同伴動物上。
本篇研究顯示出,狗狗的命運其實與我們生活的社會結構緊密相連,貧富差距、公共資源、社會福利、疫苗價格與地區因素都可能直接影響狗狗是否被遺棄或被收養,當我們思考如何改善狗狗的動物福利時,不應只是往改變飼主個人行為的方向思考,更應該放眼整體社會結構與制度,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增加狗狗被領養的機會、減少狗狗被棄養的命運。
[1] 地理自相關(spatial autocorrelation)是地理資訊科學與空間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某個空間現象在地理位置上是否存在相似性或相關性,也就是「空間上相近的觀測值是否也趨於相似」。以本文來說,地理自相關指涉相鄰的地區,是否存在相似的棄養率或收養率,若存在著相似性,則稱之為正的空間自相關。
【😊 捐款支持~動保教育有您真好😊 】👉 https://reurl.cc/eGojGM
★本專欄由農業部補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