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動保司大家談】動物保護司成立,學者怎麼想? ft. 王淑音教授

動物與生活

編按:去(2023)年在公共行政上的大事紀,就是農委會於8月1日正式升格為農業部,獨立於畜牧體系的「動物保護司」隨之成立,動物保護政策有專責的行政單位擬定、推動。關懷生命協會於去年推出《動保司大家談》訪談動團系列文章,本系列則將訪談學者專家對現行中央及地方動保政策推行的看法,以及對未來動保司的期待、推動議題優先順序等。

王淑音教授:「動保司需要與各方保持聯繫及友好的關係:動保團體希望做得更徹底,業者希望改變少一點,產業協會能幫忙推政策,可是也有來自產業的壓力,我們學者則是會幫忙做研究、計畫和推廣。經濟動物福利議題要多方協力,取得平衡,才能真正促成產業的轉型。」

2011起,許多動團長期倡議政府成立動保專責單位,2023年動保司終於正式掛牌成立,將動保與長期隸屬的畜牧單位分家,歡欣鼓舞之外,也有人擔心,分家後畜牧與動保在分工上會更容易出現問題。

對此,我們訪問中國文化大學農學院院長兼生物科技研究所專任教授王淑音,她長年參與經濟動物福利議題,多次進行蛋雞動物福利相關計畫、參與政府政策會議。作為非政府官員、非產業端、又非民間團體的學者,王淑音的位置相對介在中間,需要和不同的單位打交道,也能提供不一樣的視角。

加強跨單位溝通與建立輔導團隊平台

畜牧與動保分家,到底對經濟動物福利是喜是憂?王淑音予以正面的看法,認為分家後權責將會更加明確,過去有些三不管地帶的議題會變成畜牧、動保兩方踢皮球,但分成兩方後,反而可以明定權責分配,避免這樣的問題。

不過她也強調,希望分家後不是變成「零點五加零點五等於一」,而是能創造「一加一等於二」的效益。要做到這點,最重要的就是橫向的聯繫,王淑音說明:「畜牧司、動保司應該有專門對接的窗口,進行跨司的橫向溝通。」過去常有動保科訂定規範、產業方卻窒礙難行的情況,因此在兩者之間設置協調與溝通的窗口,將是動保司極為重要的工作。

而要促進產業和動保司的連結,除了單位之間的窗口,也應該針對協助產業、輔導轉型的學者專家建立固定的溝通平台,王淑音指出,過去雖然有類似的團隊,但都是零零散散,需要的時候,才會緊急拜託相關的學者專家處理,但輔導轉型團隊應更有組織性,才能穩定推進動物福利議題。

「以前動保科曾經集結各學校的老師,組成一個類似英國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Farm Animal Welfare Committee,簡稱FAWC,獨立諮詢機構)的團隊,透過各種計畫把老師們聚在一起、定期開會討論,可是後來經濟動物相關的計畫越來越少,經費挪去其他地方,漸漸就散了。」王淑音表示,在那之後,各學者就是各做各的,有重疊的部分也很難整合,因此建議要透過平台、計畫,組織起不同的研究者,讓大家打團戰。

輔導轉型團隊的功能不只是幫動保司做研究、訂政策,也能擔任相對中立的角色,協助動保司取得動保團體、產業之間的平衡。

完善友善飼養及傷病動物處理指南

對於經濟動物法規應如何精進,王淑音認為與其從既有、實施已久的《畜牧法》著手,不如在《動保法》及相關法規、指南上精進動物福利相關規範,避免兩邊衝突、疊床架屋,也比較務實。

現階段比較要緊、需要精進的法規、指南有什麼?王淑音以傷病動物的處理為例,目前牧場裡的傷病動物可能有無法繼續飼養,卻又無法送屠宰場的窘況,這種情況需要的人道處置,既缺乏判定是否符合人道處置標準的法規,也缺少執行的技術與教育訓練;對於傷病動物屍體的處置也是無法可管,因此王淑音建議盡快訂定相關程序及標準。

除了傷病動物處理,經濟動物相關的「友善飼養指南」也還不夠完全,目前已經有的蛋雞、牛、豬的飼養指南,但未來幾年可以繼續往鴨、鵝、鵪鶉、火雞等努力。王淑音表示,友善飼養指南可能無法涵蓋每一種經濟動物,但可以盡量完善。

結合經濟部等進行評估、訂定合理長期政策

比較可以快速處理的法規、溝通等問題處理完後,下一步就需要考慮更長遠的期程,王淑音點出,這會是最複雜,也需要花最多時間、精力來設想周到的工作。

王淑音強調,許多人看到歐盟2012年全面禁用格子籠,並期待在2027年廢除豐富化籠,會希望臺灣也能加緊腳步,但要注意的是,歐盟在1999年就開始慢慢推動轉型,直到目前也都能接受「豐富籠(減低雞隻密度、增設符合蛋雞本能需求設施的籠飼)」,足見轉型需要多長的時間與努力。

「臺灣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王淑音歸納過去與產業接觸的經驗,大多臺灣人傾向把設備用到真的很老舊、快壞掉,才會汰換,和歐洲定期更新的習慣不一樣。對於完全還沒轉型、使用格子籠的業者,他們可能會想等現有設備壽命耗盡再轉型,而對於近幾年轉型為豐富籠的農友,因為他們才剛更新完設備,至少還可以用15到20年,所以未來如果要轉向完全廢籠,也會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

王淑音認為,現在大部分業者、飼養者都能認同動物福利的觀念,只是會擔心生計、成本,所以不見得能轉型,因此她認為比起由政府訂定硬性的法規、規定蛋農轉型,不如用引導的方式:「我們需要循循善誘,從觀念開始引導,讓他們自願投入;強制的話,反彈一定非常大,反而更難推動。」

誘使蛋農願意轉型的方法很多,例如現在動物福利蛋單價高,轉型的農友獲利不錯,還有很多動團幫忙通路及銷售,對於蛋農就是很高的誘因;此外,政府提供補助也有一定的幫助,過去低利貸款吸引力相對偏低,但2022年缺蛋後,政府開始提供智慧永續的轉型補助,吸引不少第一線的農友去申請,雖然核心並非為了提升動物福利,但這就是向農友宣導、遊說的重要時機,「在農友想更換設施的時候宣導轉型,就是最好的時間點。」

那更長遠的方向到底應該如何訂定?王淑音指出,政府首先需要集結不同單位與專業,做足研究與分析,以她自己而言,專業是在動物的飼養、營養、生理,但對產業經濟是相對不熟悉的,頂多做到單一牧場轉型的支出與收入評估,可是無法做到全國、全面的衡量。

「我們需要有經濟學家做整體的、全國的評估,多少年之內要轉型的話,成本、效益各自是多少,怎樣才能漸進改變,不要影響產業生存,也不要影響糧食安全與人民消費,需要什麼配套。」王淑音說。

王淑音提醒,歐盟剛開始廢除格子籠,也曾面對產量減少的衝擊,需要以進口來補足,雖然產量後來有慢慢回升,但陣痛期無法避免,如何保持足夠的產量、又讓民眾負擔得起,將是一大考驗。她也提出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如果市場真的全面改為動物福利蛋,價差這項誘因消失,一切回歸普通市場機制,蛋農是否仍然可以獲得足夠的收益?這點將需要農業經濟專家的評估。

地區平衡、執法亦是重要挑戰

動保司的挑戰不只是以上,王淑音點出,在實際推動政策、轉型的過程中,資源分配不均將會是很大的問題。現階段各地方政府的人力和經費相當失衡,即便是在資源明顯偏多的六都,分配給經濟動物的資源也偏少,而在經濟動物偏多的偏鄉,則是原本分配到的資源就已不足。

以上兩者之外,各縣市的民間態度、社會文化也會影響執法、政策推動優先序,例如在資源、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有些縣市會優先防疫工作,動保放在其次;而目前稽查上,除了宣稱友善飼養的牧場,需要讓驗證單位[註1]檢查才能貼標外,其他牧場至多只會有防疫相關檢查,在飼養、運輸、屠宰上即便違反現行規定,除非有人檢舉,不然很難被發現。

雖然有許多需要處理的問題,但王淑音並不悲觀,她依舊記得在她15年前投入經濟動物議題的時候,全國大概只有1%的蛋雞飼養符合動物福利,但現在至少已經到10%,在這10%之中,雖然規模比較大的牧場無法轉型做完全的平飼、放牧,但至少有做到高品質的豐富化籠飼。

「雖然10%可能不夠多,但以這幾年的成長來看,其實是很顯著的。」王淑音說道。

 

[註1] 目前有提供驗證的單位包含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中央畜產會或台灣農業標準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