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台灣走向國際-龍緣之的動保之旅(下)

動物與生活

用生命參與的志業

除了在中國深刻的社會參與經驗,在日本的動物權運動,才是讓龍緣之選擇繼續投入、並以動物保護研究為終生志業的契機。在東京工業大學當交換生的一年半期間,龍緣之也進入「日本動物權利中心」(Animal Rights Center Japan,簡稱ARCJ)當實習生。實際上,參與日本社會運動的機會,遠比在日本的大學就讀更令她期待。每天上午她到東京的目黑區上課,下午則跟辦公室伙伴一同上街頭推廣和陳抗,或是到各地養殖場、動物園進行調查。

在日本的規律生活和全身心的投入,讓她得以近距離觀察當地的動保運動。其中,日本人的學習和研究能力,給她留下了不容小覷的印象:「無論是研究、演講活動,或是調研報告的出版,總有不少志工或民眾願意付費學習。雖然日本的動物權團體不多,規模小且精減人力,卻能完成驚人的工作量。」龍緣之說明,日本的動物權團體大多以會員制維持組織營運,以ARCJ為例,全日本會員約為300人,在農業縣如秋田、青森的會員僅有一、兩人。

曾有一場分享會讓她留下深刻印象,主講人Kaji是一位資歷超過30年的志工,自從1985年動物權利團體於日本草創以來就投身其中,當天老先生一邊掉淚一邊回顧過往,觀眾們也專注聆聽,真摯的情感打動了人心。在龍緣之看來,這些在辦公室中日以繼夜工作、在街頭無懼風吹日曬和他人譏諷嘲笑的前輩們,除了對理想的熱情令人感佩,還有持續不斷、帶有反省性的學習精神,是在物質富裕、人情冷淡,人口兩億多但動物倡議支持者卻屈指可數的日本社會中,帶給她最大的溫暖和希望。

對於中國的動保現況,龍緣之認為還在起步階段,雖有不少國際組織進入中國,卻以過分主流的行銷方式進行動保,例如:請明星或企業家拍攝代言、購買媒體版面,龍緣之雖然不免參與其中,卻也抱著一定的批判立場。她想要探究的是:「動物倡議作為社會運動的組成部分,它的主體性在哪裡?」她的個性務實,卻堅持運動應該保留一部份的理想性:「不只要為動物發聲,也要做一個有反思性的公民。」

出身哲學背景,龍緣之卻強調動物保護的調查和研究,絕不可以僅止於文獻回顧和哲思,而是要花費大量時間到田野場域,以多視角、綜合性的方法來理解問題,培養自己對議題的敏銳度,「用生命參與進去」。龍緣之曾在十多個國家進行調研旅行,在她看來,台灣堪稱是亞洲區的「楷模」。

「台灣是我覺得最能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聽到跟動保相關又相對正確訊息的地方。無動物實驗的生活用品、盡可能對動物友善的畜牧產品,以及素食餐廳和食物,選項多而且質量好。許多店家也樂意張貼或放置動保宣傳品。」她認為台灣的開放性較高,或許可以做為一個典範、實驗案例的場域。然而,也正是因為地方小,市場亦有局限性,動物保護進步的歷程、情況及潛在的影響力,有著容易被國際社會忽視的劣勢。

如何前進與拓展

2018年秋天,龍緣之回到母校華梵大學,參與哲學系課程「佛教NPO與人文關懷」的偕同授課。課程從名稱看起來跟動物沒什麼關聯,但由於她對動物議題及倫理學的興趣,這堂課經常在討論各種和動物相關的問題,同學們也相當關心動物的處境和倫理爭議,因此被龍緣之形容為「簡直要成為動保課」。

她認為,動物研究(animal studies)永遠不能僅僅止於談論動物,而要從社會制度、思想觀念、文化衝突、壓迫和歧視的結構,以及生命哲學等種種面向,來對人類自身、社會結構和意識型態進行思考。動物對她來說,絕非僅是「保護」的對象,而是活潑的生命,能為人的反思性和創造性帶來無窮的啟發。這是她在課堂、文章和演講中,希望帶給大家的體認。

2019年初,龍緣之與兩位動保伙伴合作,開始了一個名為「動保龍捲瘋」(Animal Peptalk)的多媒體計畫,三人一起錄製影音節目、討論動保議題。此計畫獲得了「文化與動物基金會」(Culture & Animals Foundation)的支持,這是動物權哲學家湯姆∙雷根(Tom Regan)與夫人南希∙雷根(Nancy Regan)於1985年創立的組織,鼓勵學者和藝術家對於動物權、人與動物關係促成更深刻的理解。

龍緣之介紹「動保龍捲瘋」的特色在於,針對華人社會具有爭議性的動物議題,用中文進行口語傳播,使用大眾化的語言,一如團隊的個性:「無懼於站在與主流社會對抗的立場,以思辨挖掘問題的複雜性」。她認為,節目的內容必須有趣,討論應具有開放性,並且從動物議題出發,關注其他主題的社會運動與「動物解放」之間的共通之處。

因為龍緣之經常遊走各國,「動保龍捲瘋」不只是攝影棚中的談話性節目,「我的行程都是動保之旅,只要有手機,就可在世界各地做節目,讓全球的華人觀眾能看到街頭推廣、抗爭遊行、動物收容所和養殖場,以及不同地區的人們用種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對動物的關懷。」第一個海外特輯的節目,即鎖定影響她至深,也相對熟悉的日本。隨著她的鏡頭和介紹,讓觀眾看到了公立動物收容所、動物權利組織,參與了街推和陳抗,認識了日本的動物畫家、物種及自然保育的現況,以及與動物相關的時事議題。

無法停止的各種可能

關於動物倡議的參與方式,龍緣之的經歷可分成兩個部分,「可說」的部分從TNR、街推、陳抗,到遊說、撰寫報告和聯繫媒體等,另外就是「難以言說」的部分,被她形容是「血淚交織」的調查工作,構成了她十餘年來的生命主軸。

一直在嘗試各種社會參與形式和「戰鬥位置」的龍緣之,仍然在找尋其他可能性。取得博士學位後,她希望自己能成為獨立學者、行動者,「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和研究的獨立性,和國際及草根組織合作,推動以華人世界為主,卻與全世界相關的動物解放工作。」

想為動物做的事情太多,讓龍緣之無法停下腳步,抱著相信與懷疑、理想與務實,繼續走在旅程中,繼續觀察、思考與批判。這一路上將遇到各種人與動物的故事,在「動保龍捲瘋」的鏡頭記錄下,以及各種文章演講的發表中,就讓我們隨著她的動保之旅,一起從台灣走向國際。

 

相關閱讀:

從台灣走向國際-龍緣之的動保之旅(上)

相關連結:

龍緣之的博客-麥公關

動保龍捲風(FB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