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毛小孩 你的生命夥伴】教育現場:教會孩子愛動物 讓生命更有感

動物與陪伴
文/
湯宜之(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
生命教育 從「小」做起

長期投入動保教育的李心儀老師,從最近的新聞談起,《小五生虐待自家貴賓狗,自拍上傳》,影片中這位小學生對鏡頭說:「我問過我爸爸,這不是虐待。」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環境都會塑造孩子對待生命的態度,殘忍會經由練習而更殘忍,衍生出對生命更輕忽、更兇殘的暴行。

其實,校園裡處處考驗我們對生命的態度,但師長做了怎麼樣的示範? 自然課要學生都養蠶寶寶,課程結束後我們有沒有妥善的照顧牠們?還是長大就不知所終或隨便放生?如果改成校園營造棲地,讓昆蟲自己來到校園會不會比較好?另外,校外教學會去動物園、海生館參觀,我們可以思考這些動物是不是有被好好照顧,「被展演」是動物的天性嗎?

心儀老師說,學校的措施,學生們也都看在眼裡,學校如何處理動物問題,同時也奠定了學生如何看待這些生命,「如果我們可以好好處理上述這些情形,就是校園中推動生命教育很好的方向,讓生命教育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很實際的行動。」生命教育需要從「小」做起,不只是期待從「小孩」到大人,更是從各個「小」地方,都要做到。

2015年,本會舉辦全台環島教師研習,其中一件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研習期間看到有兩位孕婦學員來參加,她們聽完很開心地對我說:「這是胎教,她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成為愛護動物的人。」其中一位即將臨盆但仍撥空來參加活動,她溫柔地撫摸肚子一面問我:「妳從事動保教育這麼多年,覺得孩子有甚麼不一樣嗎?」

一時還真回答不出來,我們還是會為打電動、睡過頭、整理房間或荒廢功課之類的事爭執不休,家裡兩個小孩從小就是別無選擇的動保志工,現在,老大小芮成了職業軍人,也充分理解為什麼會發生國軍虐待動物的事件,那些人不特別壞,只是壓力大產生「找樂子」的心態。她說:「如果不是有我這種媽,也許他也會做類似的事。」而老二小葦即將成為大學新鮮人,回憶起高中生活,「有同學看到校犬會嚇到失聲尖叫,或是從座位彈跳起來。」老實說,人對動物反應越激烈,越容易引起狗的反射性動作,造成危險。有時放學,一群同學會去後山探險,同學會抓青蛙或蜥蜴來玩,或用捕鼠籠想抓松鼠。他感到不忍,一個捕鼠籠才70元,但對動物可能造成的傷害卻不可估計,這些我們上課教過嗎?

教育本身就是示範、以身作則

長期投入動保教育的湯宜家老師分享,數年前她任教的學校安排做為「海洋教育」的校外教學地點是:野柳海洋世界。到了園區學生們看到海豚跳水、海獅頂球、動物摸摸池,現場充斥歡樂氣氛,在動物摸摸池這站,學生可以伸手進水中直接觸摸動物,令她驚訝的是,孩子們問她:「魚一直游走,牠們喜歡被摸嗎?水髒髒的,牠們喜歡住那裏嗎?」宜家老師認為,孩子比我們更有觀察力,動保教育很重要的元素正是「同理心」,在這次過程中,她發現往後當學生看到一些可愛動物影片,會多想一件事:「我很開心,那影片中的動物也是開心的嗎?」

「實施動保教育這麼久,學生有沒有甚麼回饋特別令妳感動?」我問宜家。她回想後答道,有一次當她對孩子說:「你這樣做,我會很難過。」孩子竟能因此自省而改正自己的行為。她覺得,孩子因為動保教育培養出的同理心,能延伸到對他人的同理心,進而會去理解老師的感受,並願意改正,如此微小的改變,卻印證了同理心培養的重要性,從生活周遭各種不同經驗反覆印證,才有機會成為一種價值觀。

《關懷生命協會》已經成立二十餘年,長期針對社會上各種動物傷害事件提出呼籲,然而經過多年倡議,深感沒有教育的支持,難有長遠的影響教育是唯一的解答。如何透過生活方式和改變消費行為,來友善動物,建構共享的環境?彙整各方教學資源,匯集專家學者意見,收錄動保教案近200篇,於2015年建立動保扎根教育平台。這個平台的教材教案設計,99%都是不使用動物。動物和小朋友的互動規畫,通常是課程的一小部分。

動物非常能吸引小朋友的目光。當將毛絨絨的、可愛溫馴的小動物帶進班,會讓孩子們非常興奮。一次與RSPCA(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國際總監李博交換意見時,他提醒我們,教學成效與動物福利的選擇。他問:「當妳站在講台上、面對眾人時,表現會和平常一樣嗎?」,「不會,我會很緊張。」我回答。

而後實施動保課程時,大部分的課程,我們運用動畫、繪本、說故事或討論生活經驗來引導孩子,想想「如果是你,會有甚麼感受?」或是「如果是你,會怎麼做?」。但有時,我們會帶毛小孩來,和孩子分享自己和同伴動物的經驗。

小朋友們排隊和狗狗互動。
宜家老師曾在系列動保主題教學之後,和孩子預告:如果大家願意守規矩,期末考後,就會帶狗兒──阿毛和豆仔──和大家做朋友。預告了一個月,告訴大家,狗兒和他們一樣,進入陌生環境,一堆小朋友盯著牠們,牠們會非常緊張。所以,大家需要保持安靜、不能尖叫、不能圍住狗等。如果大家很喜歡阿毛和豆仔,老師說:「請伸出左右手的食指,用敲敲食指代替手掌拍手。」不能大聲喧嘩,透過帶阿毛及豆仔進班,教孩子如何和狗互動。有些孩子很怕狗,可是,他們會學習不尖叫、不逃跑;看到同學和狗兒玩,也瞭解到,狗不是那麼恐怖。
專心聽與Om互動的守則,然後,巨星Om出發!
Photo Credit:關懷生命協會
宜家老師也會帶自己養的楓葉鼠來和小朋友上課,為了避免小鼠驚恐,她將小鼠放入滾球中,孩子可以隔著球觀察小鼠。動物和人一樣,陌生人一直摸,也是會生氣的。小鼠害怕時,會一直大便便,甚至嚇到把頰囊的食物吐出;太緊張時,可能會咬人,以保護自己。透過和學生約法三章,孩子學習到:小動物也有感覺,如果我們節制自己的行為,牠們才不會受傷,而且將更願意靠近我們。
不只是養一隻狗或貓:校園友善犬(貓)試辦開跑

關心校園流浪犬貓,不只是養一隻狗或貓的問題,而是生命教育與環境教育的體現。今(2017)年4月18至20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舉辦北中南三區校園友善犬(貓)試辦說明會,本會有幸參與。相較於如何飼養校園犬或貓,我們更關心人犬安全互動、飼主責任、動保法規與各種友善動物行動等觀念是否帶入校園。每個學校的條件不同,需要評估資源,建立多元的友善動物措施。

流浪犬貓問題存在人類社會已久,我們怎麼處理牠們?1997年本會出版「犬殤——臺灣公立流浪犬收容、留置場所調查報告」,揭露當時富庶的臺灣社會,竟隱藏宛如煉獄的收容處所:電死、淹死、毒死、病死、活活餓死,或直接丟入垃圾場的沼氣孔化為垃圾……人們不想看到的流浪狗等同垃圾。流浪犬貓是人類造成的錯誤,為何能以犧牲動物生命的方式,填補人類文明的空缺?回首20年,我們只能任憑犬貓合法卻不合理的受死。2017年,農委會依動保法規定,啟動「收容所零撲殺」政策,終止以撲殺作為控制流浪犬貓數量的手段。這是一種道德宣示,然而,如何有效落實政策,停止這等盲目的殺戮?

生命價值是我們所要守護的

生命教育需要全民參與,包括:接納與援助身邊的流浪動物,並藉由教育厚植友善生命的情懷,理想方得實現。教育部第一時間發布「校園友善犬(貓)試辦計畫」,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動保資源,呼籲並實質支持各校共同善待校園遊蕩犬貓。最重要的,鼓勵各校成立動物保護社團,在國民及學前教育的場域中,引導學子重新思索對待動物的課題,此為生命教育最具體的實踐。

我們期望在孩子心中種一顆愛的種籽。如果我們愛護家中狗兒,沒有狗兒流浪街頭,就不會有無辜的孩童遭流浪犬攻擊;如果我們善待雞豬牛羊,牠們就不需要過度使用抗生素,然後藥物殘留再吃回人類身上;如果我們不濫捕野生動物,人們便能持續擁有豐富美麗的生態環境。有太多愛護牠們其實就是愛護人類自己的實例,然而,動保教育真正重要的是,讓孩子學習同理,培養尊重與仁慈的品德,這也是「以關懷動物為關懷生命的起點」的意義。

責任編輯:黃郁齡
核稿編輯:楊之瑜

(本文轉自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