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狗貓豬雞你該關心誰」Peter Singer教授專題演講摘要 (2016.05.30台北)

動物倫理

Singer 教授於2016年五月三十日,受關懷生命協會之邀,於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進行專題演講。

教授的著作「動物解放」在1996中譯後推廣至台灣,迄今已經廿年,「關心動物」已成為普世的價值觀,這段時間內臺灣的動保運動不斷嘗試打破人和非人動物之間的物種主義(Anthropocentric speciesism)框架,逐步改善非人動物的生存處境。

本次來台,Singer教授舉辦兩場演講,分別闡述兩個主張:一為「有效的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于玄奘大學舉辦,二為本次演講主題「狗貓豬雞你該關心誰?」----人們不只奉行人類中心的物種主義,還有另一物種主義的存在:特殊物種獲得了特別的偏愛,而這第二類的物種主義,便是本次演講的重點。

本文即摘要此次演講內容,說明人類為什麼必須克服這類型式的物種主義、如何克服,並將動物保護的抗爭再擴展。

 何謂平等?

在「動物解放」一書中引述「面對苦難,萬物皆平等」,意同「眾生平等」,所謂「平等」意味著什麼?並非指的是給予萬物一樣的待遇或權利,而是「平等的考量」(equal consideration of interests):教授以性別歧視、種族主義舉例,人類平等的原則,並不取決於人與人之間事實性的判斷(如智力、體能等),反而是一種道德理念 ─ 人類應該如何對待人類的規範。

而此平等原則的引申,就是人類對他者的關懷,不會因為他們是何許人或生物、有什麼能力而改變,但必須追求不同物種間的「相同利益」(similar interests),如同不同人種、性別間,有不同的利益取向:黑人爭取受教權、婦女爭取投票權……,動物雖不必受教育或投票,他們要求的是另一種不同的利益 ─ 免於疼痛、免於受苦的權利,這是人類應當給予他們的權利。

 物種偏見:愛狗不愛豬?

就像種族主義、性別主義一樣,因為人們抱持著「人類中心物種主義」,以人類觀點為出發點,相信人類利益遠大於非人類物種的利益,並合理化人類對動物的傷害。而物種主義的另外一種型態,就是「物種偏見」,因為對特定生物的親近感或興趣,使得某些動物比其他動物具有更高的利益。

舉例來說,見到在籠子內的小狗,我們會覺得於心不忍,對於貓狗的喜愛、親近感,使得傷害牠們的行為無疑會受到譴責,他們所獲的救援資源也較多,但見到關在狹小籠內、動彈不得的雞,或許人們的反應並不會特別激烈。

但事實上,在擁擠的雞籠內,為取得生存空間,雞隻會互相攻擊,虛弱的雞往往會被啄傷甚至致死,有的飼養場主人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會把雞隻的喙殘忍切除。不論我們是否喜歡雞、喜歡狗,在利益平等考量的原則之下,對動物的關心,不該因為喜好而有所差別,所有殘忍的行為,都該受到譴責。

 痛苦發生在哪裡?

為了找出「痛苦發生在什麼地方?」,Singer教授提出數據,發現在食品工業被犧牲掉的動物數量,遠遠大於研究動物或流浪動物,即使只是計算未屠宰前,就已經因為飼育環境、方式、運輸而死亡的雞隻數量,數字還是流浪動物、研究動物死亡數量的五倍之多!而根據美國的數據,捐助於動物保護的金錢,絕大多數都流向貓狗的保護計畫,顯然,食品工業動物痛苦指數高,但受到的關注卻是較小的。

    成功的改善

但一切並非毫無進展,曾經盛行僅容許肉牛躺下和站立、無法行動的飼育方式,或是狹窄的蛋雞雞籠系統,也已經被歐盟與加州禁止,甚至大型企業如麥當勞、沃爾瑪,也禁止使用這種飼育方式生產的肉類。我們可以看見,既有的農業方式已經改變,飼育工業的態度正在鬆動,未來動物處境的改善是可以期待的。

對於肉類產量下降,憂慮食物短缺也是多慮;事實上,在美國約莫70%左右的穀類,都被拿去餵食動物了,穀類蛋白質與肉類蛋白質的交換率為6比1,等於6公斤穀類蛋白質只能產出1公斤肉類蛋白。穀物的產出,其實比肉類更有效率。

 前景可期

教授也發現到欣喜的變化,因為新思維的興起、健康觀念帶動之下,美國在近年來肉類需求下降,即使中國等開發中國家需求向上攀升,教授對此仍保持樂觀,他相信在純素(vegan)主義興起,加上動保意識的抬頭之下,未來各國的交流能讓農場動物得到更多關注,進而創造出更大的影響力改變世界。

全程演講影音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