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關懷之友們 您好
 
自2024年8月起,本會和友團臺灣動物與人學會攜手合作,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共同舉辦「以動物為食——翻轉食肉的新可能?」讀書會。活動邀集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齊聚一堂,圍繞「食肉與教育」、「食肉與生態」、「食肉與永續經濟」三大主題規劃系列講座,期盼透過講座主題與精選書單,和讀者們一同反思人類與動物關係的新可能。
 
本期電子報將帶領各為關懷之友一同回顧讀書會的精彩內容,收錄四場讀書會的講座報導。此外,本期亦特別收錄兩則關懷生命協會的重要消息,包括:2025年度成果發表大會、本會創會理事長——釋昭慧法師榮獲「台灣環保終身成就獎」的活動報導。
 
我們誠摯邀請您與我們攜手努力,為動物權益發聲!因為有您的參與,動物保護教育才能走得更遠。
 
祝您有個美好愉快的周末🐶🐶
捐款支持

關懷生命協會新訊📢

【活動報導】攜手守護生命,共創動保新篇章——關懷生命協會2025年度成果發表會

關懷生命協會於2025年2月22日舉辦年度成果發表會,由理事長及各組同仁報告2024年工作成果。會中分享協會管理制度革新、動保倡議、動保教育推廣、「守護者計畫:執法最前線」研究與「科展中的實驗動物」調查等重要議題。協會強調以合作推動政策、深化社會關注動物福祉,並感謝各界支持。期盼2025年度本會在推動動物保護工作上,能有更為豐碩的成果。。
閱讀更多
【活動報導】環保與動保的「合流」: 釋昭慧法師獲2025台灣環保終身成就獎
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關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釋昭慧法師榮獲「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來自動保領域的得主。昭慧法師自1993年創立協會以來,致力推動《動物保護法》與動保立法改革,
為動物爭取基本權益。昭慧法師強調動保與環保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期待兩者的長久合作,共創永續未來。協會也以一盞小燈作為紀念禮物,致贈法師,象徵動保理念的延續與愛的傳承。
閱讀更多

《以動物為食─翻轉食肉的新可能?》報導🐾 

【講座報導】《以動物為食─翻轉食肉的新可能?》十九世紀英國農場動物運輸變遷與改革
本場講座由成功大學歷史系李鑑慧教授主講,聚焦十九世紀英國農場動物運輸的歷史變遷。從早期徒步趕集到蒸汽交通的普及,動物在運輸過程中經歷的苦難與改革歷程,引發社會對動物福祉的重視。李教授結合歷史資料與現代案例,說明動物運輸法令的演進及其對全球的影響,並邀請聽眾從動物視角重新思考肉食文化與人類責任。
閱讀更多
【講座報導】《以動物為食─翻轉食肉的新可能?》農場動物與動保議題教學

本場講座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王順美教授主講,透過繪本《在我被吃掉以前》與《希望牧場》的導讀,帶領與會者從動物與飼養者的角度,理解農場動物的情感與處境。王順美老師指出,工業化生產使動物被視為商品,忽略其福祉與感受,並剖析集約式畜牧對動物福利的影響。講座最後呼籲消費者反思自身的飲食選擇,支持動物福利友善的產品,為人與動物建立更有尊嚴的共存關係。
閱讀更多
【講座報導】《以動物為食——翻轉食肉的新可能?》系統循環性思維的食肉解方

本場講座由慈濟大學邱奕儒教授主講,透過紀錄片《殺戮農場》揭示全球食物生產背後的剝削與環境問題,邱老師引導聽眾思考經濟制度的運作邏輯,提出「系統性思維」與「大自然經濟循環」的重要性。講座介紹三種經濟模式,強調「社群分散化模式」的永續潛力,並以實際推動的合作社經驗,分享更友善自然與社會的實踐可能,呼籲建立公平、平衡、具韌性的飲食與經濟體系。。
閱讀更多
【講座報導】《以動物為食——翻轉食肉的新可能?》找一頭自願被吃的豬——經濟動物倫理問題初探

本場講座由臺灣動物與人學會理事龍緣之博士主講,以哲學視角切入經濟動物的倫理議題,區辨動物權利與動物福利的根本差異。龍博士透過邏輯與批判性思考,解析蛋雞飼養等現況中的道德矛盾。講座中也介紹了邏輯與批判性思考的工具、道德行為的多元觀點,及全球動物保護的進展,引領聽眾重新思索日常飲食背後的倫理選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