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暑假期間,台北YMCA唭哩岸會館準備了豐富的營隊課程,並在8月12日舉辦2場動物保護講座。關懷生命協會很榮幸受到邀請,由講師蔡育琳介紹2個主題:針對國小1-3年級的「動保法規與飼主責任」,針對國小4-6年級的「動物展演知多少?生命教育在哪裡?」。
活動報導
動物與社會學、政治學有關嗎?如果有,第一線的教師又該如何應用這些圖像,讓學生能夠吸收其中的知識呢?為了尋找其中的答案,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團隊在2022年7月舉辦的動保扎根教師研習營,邀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吳宗憲教授和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簡妤儒副教授針對「社會學」和「政治學」當中的動物樣貌與連結展開談話。
活動報導
在臺中教育大學開設「手作食農教育」通識課5年的張明純老師認為,食農教育本身就是跨領域的知識及技能,而最重要的就是透過實踐的過程培養學員的態度與素養。對此,她將食農教育粗分為三大領域進行課程設計,包含:飲食教育、農事教育、環境教育。
活動報導
6月15日是大南國小的畢業典禮,應屆畢業生共有八位,當我隔天來到大南國小進行苗栗動保所生命教育宣導活動時,欣喜見到六位的畢業生返校與一至五年級的學弟妹們一同學習,讓我見識到共學的效果與魅力…..
活動報導
隨著都市化、工商發展等社會變遷,許多人與農業的距離越來越遠,但其實我們每天的飲食選擇都與農業息息相關,對動物、對環境也有深刻影響。關懷生命協會主辦的「2022動保扎根教師研習」,邀請「舞春食農工作室」教育經理邱士倢講述「蔬食與環境的綠色行動-食農教案與教學實務分享」,希望讓老師們從食農教育中取經,可結合或應用於動保教育。
活動報導
你曾想過魚、蝦、玉米、香蕉、紅蘿蔔除了是我們人類愛吃的食物外,它們也是動物們愛吃的食物嗎?在《如果有一天我們都沒東西吃》的故事當中,引導孩子們思考動物們正在遭受人類的摧毀,包括獵殺捕撈、砍伐森林、環境汙染等,而面對這個問題,請同學們想想能做的事有哪些?
活動報導
去年的3月份第一次來到海口國小進行動物保護的宣導,事隔一年,今天4月12日再度踏入海口校園分享的主題是生命教育,從每天所吃的食物來認識另一種生命教育的面向。
活動報導
四月七日的下午來到苗栗的觀光聖地南庄,雖是平日,又逢疫情嚴峻,南庄老街仍有不少的遊客蒞臨,而我也來到南庄老街,老街當中有一所學校,就是今天我要來進行生命教育宣導活動的南庄國小。爬過一段陡坡就見到看到小小的校門口,沒想到走進校園才發現彷如桃花源般,好大好遼闊啊!而且還有一株百年的老楓樹,老楓樹原本有三棵,樹齡超過一百五十歲,可惜有兩株分別受蟲咬的危害、根部受損導致死亡和倒塌,現存的一株透過特別的搶救,至今仍屹立不搖的陪伴南庄的青青學子。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