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
從小生長在動物來來去去的市場邊,因著豐富而自然的與動物結緣的經驗,欣怡老師一直以為流浪貓狗在社區人們的身邊出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曾幾何時,社會的變遷使得這些以社區為家的毛孩們成為被通報捕捉移除的異物!這樣的反差激發了欣怡老師對流浪動物的關注,加上同校同事的支持,於是開始了帶孩子們參訪動物收容所的活動。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施欣怡老師吧!千萬別錯過本次的《派特的幸福札記》
人物專訪
我們因為關心動物,想要幫助動物而做了哪些事情的這個同時,我們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在自己生活、生命中,好像一個宣教士一樣,有任何的機會,就想談一談我們生命裡關注的動物福利?想知道羅雅玲老師如何種下了許多的生命教育的種子,成為教育界的動保駭客?千萬別錯過本次的《派特的幸福札記》
人物專訪
人與非人動物的和諧共存,是否僅是烏托邦幻想?本集來賓是一位學者、書寫者,也是行動者。龍緣之遊歷多國,在看似最佳實踐的歐洲,她發現了不同的動物保護觀念間的巨大差異。透過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的動物倡議和研究經歷,以及草根團體的參與經驗和學術研究,她反省著,這些各地的動保故事將如何呼應台灣的現況?在日漸多元的行動模式下,動物與人的和諧互動又是否真的能實現呢?千萬別錯過本次的《派特的幸福札記》
人物專訪
曾經專職生態觀察的山夢嫻,因為台北植物園的綠繡眼幼鳥不見的事件,進而關注到都市生態學,擁有超過十年在都市觀察人與動物互動的豐富經驗,使得她對都市中人與動物的關係,產生獨到且細膩的反思。上個月為我們分享南門口都市生態觀察行動後,這個月她要和大家分享自行研發的貓咪牌卡,這是一副可用來訓練觀察力、培養表達力與帶來美感經驗的教材。
人物專訪
曾經專職生態觀察的山夢嫻,因為台北植物園的綠繡眼幼鳥不見的事件,進而關注到都市生態學,擁有超過十年在都市觀察人與動物互動的豐富經驗,使得她對都市中人與動物的關係,產生獨到且細膩的反思。 這一次,她以南海藝工作室課程設計師的身分,要和大家分享藝術如何介入社區? 以及這些年如何從社區凝聚在地單位,和工作室的夥伴姵潔、國語實小生態小尖兵的師生們,在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發展出南門口都市生態觀察行動,一起為教育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人物專訪
簡淑娟老師從小家中小動物不斷,但毛孩子來來去去,緣分總是短淺。直到就讀環境教育相關研究所時,遇到關懷生命協會的夥伴,加入了動保教育扎根平台,才對動保教育有更深入的接觸。
人物專訪
今天夏天開始徵稿的第三屆【關懷動物文學獎】已經揭曉囉!本次有上百件來自全國各小學中高年級孩子的作品,在激烈的競爭下,中/高年級各20件作品脫穎而出。本次徵件最大的特色是強調以原創故事為評比的條件,這不僅考驗孩子們創新與想像力,又得講究不能脫離現實太遠,還要顧及故事的邏輯性,更要展現動物保護的理念,真的不容易!不容易啊!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評審老師對今年得獎作品的介紹喔!!
人物專訪
從小家中小動物不斷,唯獨沒有養過狗兒的黃小珊老師,大學學的是資訊管理,在進入幼兒園工作前的職場中才開始有過親手照顧狗狗的經驗,從此就立志要去收容所領養一隻屬於自己的狗狗。天生充滿母愛的小珊老師,總是挑選收容所中最瘦弱的狗狗,幾經照養體弱多病狗狗的挫折後,深刻體會非法繁殖與棄養對動物的傷害。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