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連

大動連
人與動物的近代隔絕? 在〈為何觀看動物?〉一文中,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闡述了人與動物關係於近代的一場重大變遷。據其所論,近代資本主義體制之降臨,轉化了生產模式與社會組織,造成現代社會人與動物間的「大隔離」。動物於人,不再具有過往之二元性,亦即具有不朽神性,同時亦為人類生死命運共享者。自此,具有完整身體性的動物,自人類生活與生產關係中退居邊陲乃至消失,甚且成為工業體制下的「機器」與「原料」。
大動連
動保青年介紹:廖宸豪 台灣師範大學大二科技系的同學,曾經的肉食愛好者,如今轉眼間,搖身一變為素食推廣下一番苦心。本篇文章為廖宸豪於「TALK x Animal Rights 三校聯合專題發表會」所作的演講紀錄,他希望有那麼一天,「我的演講,可以真正感動每個來聽的,你。」 Photo Credit: 廖宸豪 台師大科技系廖宸豪 這現今以人為主的社會,讓我們忘卻了動物應有的生存權。每一餐的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我們必須知道。
大動連
動保青年介紹:戴宇陞 台師大動物陣線第三屆的社長,目前在各個大專院校舉辦動物議題的講座,從2015年累積至今約已有80場的分享。啟發他想要推廣動物權利的原因,是在網路上看到了Gary Yurofsky的最棒的演講。這部演講到底有多精彩?他說:大家去YouTube看就知道囉。 從漢堡肉到動物平權講師 台灣師範大學動物陣線社長戴宇陞,家中經營早餐店,自小便會幫忙每日的備料作業,攪和著一鍋鍋的生肉,製作成一顆顆的漢堡排,但當時年紀還小的他,對於整鍋的漢堡肉沒有多加思索過「這些肉是從何而來?」、「這些肉曾經有生命」。
大動連
為了讓動保青年在交流、實踐上能夠更扎實,並且對動保的想像可以更加多元。今年特別發揮巧思,將大動連年會結合諸多元素,如審議民主、開放空間會議等等,帶給動保青年不一樣的視野。今年的大動連年會將以「動青論壇」的形式重新出發,一起來場「改變台灣動物處境」的饗宴。
大動連
廖宸豪,就讀臺灣師範大學大二科技系,身為二十年來的肉食主義者,透過自我省思、反覆思辨,從生活中看似微小的經驗,看到自己在動物產業的立足點後,以自己的價值觀為基礎,修正自己的生活模式,更傾向於友善動物。
大動連
大動連
劉孟昀現職關懷生命協會專員,從小就很喜歡動物,對於牠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自己也養了兩隻狗,於2016年開始負責關懷生命協會教育組業務。 孟昀對動物總是倍感親切,看到動物就會想跟他們親近,喜歡去可以接觸到動物的地方旅遊。某日,在家中無聊上網觀看影片,無意間點開了屠宰場的紀錄影片,她非常驚訝,動物被迫住在狹小髒亂的環境,看起來很不舒服;當時適逢十二夜電影出版,人們對同伴動物的議題討論度變高,孟昀不禁自問:「平平都是動物,為什麼這些豬牛雞等動物就要接受這樣的對待,並且步入死亡?人們飼養的貓狗卻能得到大家的關注,且受到保護呢?」
大動連
你對於「實驗動物」的想像是什麽? 王建霖,現為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學生,正朝著成為中醫師的求學之路上邁進。每次上課王建霖常常在想,當實驗結果都已經在課本甚至實驗影片中清楚呈現出來,那使用活體動物來進行課堂實驗的必要性在哪?他開始思考醫學教育與動物實驗彼此間的關聯性。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