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蛇年之話蛇與添足(上)
新生兒暴增的龍年進入尾聲,邁向亮燦燦的蛇年,隨俗獻上新春賀詞,恭祝「蛇燦年發」!與蛇連結的吉祥話兒難找,國人聞蛇多色變,遇上直覺會除之而後快。可這樣貌吃虧不討喜的蛇類,在生態鏈中有其重要性,以下透過數則新聞報導,應景地話蛇與添足[1]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動物保護法之法制面建議吧!
難蛇難分?人為自保,錯殺不少!
報載部分我國蛇類專家的共識,歸類出三大衰蛇[2]排行分別為擬龜殼花[3]、青蛇[4]和白梅花蛇[5]。榜首體表與和赫赫有名的龜殼花同花色[6],但其頭頂單色、「圓瞳孔」和龜殼花完全不同;探花和赤尾青竹絲[7]的外觀都是翠綠色,其「瞳孔圓亮」、體色單純,不像赤尾青竹絲有著紅尾、紅眼、明顯腹側虛線;榜眼和雨傘節[8]差別在,其黑白雙色體紋的橫帶環紋邊界略呈破碎狀,且中、後段斑紋有灰、褐過渡色,遠不如雨傘節黑白分明。
擬龜殼花、青蛇、白梅花蛇,這三種難兄難弟的蛇類,就因乍看顏色相類,依序被誤認身懷巨毒-龜殼花、赤尾青竹絲、雨傘節,一旦不幸於「非野生動物保護區[9]」,與國人狹路相逢,結局常是人為自保[10],錯殺不少!可真的是難蛇難分嗎?倘若杯弓蛇影的人們,願意淡定點兒從前述特徵,多瞄個幾眼,這三種老是無端受難的無毒蛇,實不難分辨。哪需按圖索驥與毒蛇本尊參看,即知此蛇無害[11],奉勸「得饒蛇處且饒蛇」[12],縱其回歸山林,留條活路讓蛇行吧!
至於赤尾青竹絲、龜殼花、雨傘節,齊列於臺灣知名五大毒蛇之中[13],但後二者為依法公告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第III級」(請詳見附表一)[14]。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第III級保育野生動物[15],原則上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為其他利用[16],除非在緊急情況下[17],得以主管機關核定之人道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以防治危害。更重要的是,非經主管機關之同意,活蛇及其產製品有不可輸出、入[18],不得買賣或在公共場所陳列、展示之刑事及行政規定[19]。
其他有關蛇類之野生動物保育法條文,值得注意的規定有:
- 基於對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祭儀的尊重[20],限於具有原住民身分者,可申請於特定時間與地區,以特定方式獵捕、宰殺或利用一般及某些保育蛇類,違反時處罰也相對減輕[21];
- 除了眼鏡蛇[22],保育名錄中所有蛇類,均列入「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之人工飼養、繁殖野生動物種類」[23],致力於蛇類保育者、與蛇為伴的愛好者,均可加入以遂其心志,前者使蛇類物種長久延續[24],後者可擁蛇在側長相左右[25]。
多蛇之島,醫食雙療,引以為傲…
推動一般蛇類保育,誠非易事;有毒的蛇類保育,更是難上加難,殊不知蛇類惠人良多。台灣地形氣候宜於蛇居,國人盡其才將蛇物盡其用,尤其蛇毒研究揚名國際[26],不只有抗蛇毒血清[27],從早期的鎮痛劑,到近期的抗癌利器[28]等等,各類的毒蛇搖身一變成患者的仙丹妙藥。追求生技醫療進步之餘,我國疾病管制局血清疫苗研製中心[29],正試圖朝更人道方式採集蛇毒,欲結合野外毒蛇生態研究,隨機取得,終止被困於實驗室的蛇群,還需隔三、四個月承受採毒的不適[30]。
以美食聞名於世的台灣,蛇類料理更是「蛇」我其誰。各地常見的蛇類專賣店,因應蛇體不同部分(皮、肉、血、膽或其他內臟)處理方式有異(涼拌、熬湯、煎炒、入酒)。如同海鮮山產店販售蝦蟹魚獸,強調食材生猛、活跳攬客,店內必備不同品種、體型蛇類待宰,任君挑選,論斤秤重後呈上整桌全蛇大餐。據說食用蛇類及其產製品,清熱解毒,明目養身,對改善皮膚效果卓著,號召外來遊客前來獵奇嚐鮮,不乏在地熟客深好此道,長期食療,難以割「蛇」[31]。
身價非凡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球星們,來台進行表演賽,趁空檔赴夜市感受了異國風情,在媒體簇擁下,品嚐耳聞已久的蛇血,甚至某專業體育頻道文章提及「欣賞殺蛇秀」[32]。相隔年餘,台中某餐廳招牌則曾經出現了「眼鏡蛇料理」字樣,由民眾向動保團體投訴,透過志工私下進行查訪,報載現已緊急拆換舊店招,該店人員對記者澄清,很多年不曾提供眼鏡蛇及其產製品了,雙方說詞陷入羅生門,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僅表示「將」派員調查[33]。
在公開場所表演「現宰活蛇」[34]秀,違反動物保護法,可對行為人懲處[35]。另外,依據野保法,未經許可,買賣野生眼鏡蛇及其產製品(眼鏡蛇為保育類動物),處以刑事處罰;在商品上違規標示有保育蛇類者,裁處行政罰鍰[36]。台灣這蛇多之島,幸有學者與廚師們的努力,醫食雙療,享譽全球,引以為傲,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少數人不知珍惜與節制利用上天賜予的蛇類資源,甘蹈法網,主管機關應不定期「微服」抽查,必有所獲,遏止層出不窮的違法亂象。
系列文章-
恭迎蛇年之話蛇與添足(上)請連結https://www.lca.org.tw/law/article/3464
:恭迎蛇年之話蛇與添足(下)請連結https://www.lca.org.tw/law/article/3465
:
[1]本文無法逐條將野生保育法及動物保護法,全面列入討論,先藉數則蛇類新聞事件,就事論法提出法制面對蛇類保育可增修或補充部分之建議,拋磚引玉。其他各條文尚待能人志士投入專題研究,改善動物福利。
[3]擬龜殼花,英文名:False Viper 學名:Macropisthodon rudis rudis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1b7dba6&ParentID=0b00000181b7db63&Domin=z&Field=r1&Language=CHI。
[4]青蛇,英文名:Smooth Green Snake 學名:Cyclophiops major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4b87&ParentID=0b00000180034b86&Type=&Part=&Domin=z&Field=r1。
[5]白梅花蛇,英文名:White Plum Blossom Snake 學名:Lycodon ruhstrati ruhstrati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1b7d1f0&ParentID=0b00000181b7d1e7&Domin=z&Field=r1&Language=CHI。
[6]龜殼花,英文名:Pointed-scaled Pitviper 學名: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emo_2011/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4bf6&ParentID=0b00000180034bf6&Type=&Part=&Domain=az&Field=r1&Language=CHI。
[7]赤尾青竹絲,英文名:Chinese Green Tree Viper 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tejnegeri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emo_2011/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4bfd&ParentID=0b00000180034bfd&Type=&Part=&Domain=az&Field=r1&Language=CHI。
[8]雨傘節,英文名:Banded Krait 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mtlticinctus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emo_2011/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4bd3&ParentID=0b00000180034bd3&Type=&Part=&Domain=az&Field=r1&Language=CHI。
[9]地方主管機關得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有特別保護必要者,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予以公告管制騷擾、虐待、獵捕或宰殺一般類野生動物(即包含一般野生蛇類)等行為,條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10條1&4項,違反獵捕、宰殺者,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違反騷擾、虐待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0條第1項1款&同條第2項)。
[10]防患蛇吻分為居家、野外兩種情況。居家:1、避免蛇類躲藏,勤除草、移除木材及空容器、填滿或修補牆壁或地板的洞或裂縫;2、避免蛇類攀爬入屋,修剪窗邊樹枝、蔓藤、圈圍通風出口處紗網或鐵網;3、避免蛇類為覓食獵物入屋,勤滅鼠、燻屋以防止青蛙、蜥蝪或昆蟲(若屋內飼養雞、鴨、鴿子、天竺鼠等寵物易吸引蛇);3、避免蛇因喝水而來,盡量水池不蓄水。野外:1、注意所站或坐的位置;2、穿著較密實布製寬鬆長褲以及皮質或塑膠製長靴;3、避免進入高草區、樹叢區或長滿雜草的岩石區;4、避免晚上黑暗活動(多數蛇類夜間覓食),若夜行應持手電筒或火炬照明;5、露宿野地時應特別小心(體溫會吸引蝮蛇科毒蛇);6、勿將手腳探入樹洞、地洞或岩洞內(可能有毒蛇藏身);7、當遭遇蛇類時應淡定,此時蛇更緊張,應保持不動或緩慢後退,給彼此空間離開;8、不要戲弄蛇類,遭來蛇吻;9、不要戲弄或撫摸死蛇(蛇可能未死絕,易被蛇咬);10、若遭蛇吻,為鑑定品種而將蛇殺死,裝入袋需用防咬手套或長樹枝勾入。以上係改編於自然與數位博物館-蛇類學習資源,全文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efault.aspx?tabid=319&ObjectId=0b00000181c73862&Domin=z&Field=r1&ContentType=Exhibit&Language=CHI&FieldName=。
[11]獵捕一般野生蛇類應取得地方主管機關核發之許可證,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者,或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無許可證得予以獵捕或宰殺。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條文依據一:第17條:「I非基於學術研究或教育目的,獵捕一般類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野生動物,應在地方主管機關所劃定之區域內為之,並應先向地方主管機關、受託機關或團體申請核發許可證。II前項野生動物之物種、區域之劃定、變更、廢止及管制事項,由地方主管機關擬訂,層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之。III第一項許可證得收取工本費,其申請程序及其他有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違反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撤銷許可證(第四十九條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項)。條文依據二:第21條第1項本文,野生動物有下列情形之一,得予以獵捕或宰殺,不受第十七條第一項、第十八條第一項及第十九條第一項各款規定之限制。:一、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者。二、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三、傳播疾病或病蟲害者。四、有妨礙航空安全之虞者。五、(刪除)六、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者。
[12]誠如「掠蛇予蛇咬著」的俗諺,調查顯示,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半數以上是故意弄蛇或殺蛇者被蛇咬。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efault.aspx?tabid=319&ObjectId=0b00000181c7385e&Domin=z&Field=r1&ContentType=Exhibit&Language=CHI&FieldName=。
[13]台灣知名五大毒蛇毒性由強至弱依序:雨傘節>眼鏡蛇>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雨傘節高於百步蛇50-60倍,但百步蛇吻時釋出濃度會高於雨傘節十至百倍。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tesri.tesri.gov.tw/view.php?catid=1813。不過臺灣最毒蛇類應為海蛇,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efault.aspx?ObjectId=0b00000181c7386e&Domin=z&tabid=319&Field=r1&ContentType=Exhibit&FieldName=&Language=CHI。毒蛇毒液被略分成出血性毒素(hemotoxins)、神經性毒素(neurotoxins)和肌肉性毒素(myotoxins),並非神經性毒蛇僅具神經性毒素,亦具其它毒素,只是被咬獵物毒性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efault.aspx?ObjectId=0b00000181c73856&Domin=z&tabid=319&Field=r1&ContentType=Exhibit&FieldName=&Language=CHI。
[14]表示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育法各條文與被保育蛇類物種,請詳見附表一。
[15]條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3條第5款,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係指族群量雖未達稀有程度,但其生存已面臨危機之野生動物。
[16]條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18條:「I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不得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為其他利用。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在此限: 一、族群量逾越環境容許量者。二、基於學術研究或教育目的,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者。II前項第一款保育類野生動物之利用,應先經地方主管機關許可;其可利用之種類、地點、範圍及利用數量、期間與方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III前二項申請之程序、費用及其他有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違反獵捕宰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於劃定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犯前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三分之一,未遂犯罰之(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1條第1項第1&2款及第2&3項),相關司法刑事判決請參見:https://www.lca.org.tw/law/book/3425;違反騷擾虐待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金;其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於劃定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犯前項之罪者,加重其刑至三分之(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2條),相關司法刑事判決請參見:https://www.lca.org.tw/law/book/3362;未申請利用許可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9條第1項第6款)。
[17]條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21條:「I野生動物有下列情形之一,得予以獵捕或宰殺,不受第十七條第一項、第十八條第一項及第十九條第一項各款規定之限制。但保育類野生動物除情況緊急外,應先報請主管機關處理:一、有危及公共安全或人類性命之虞者。二、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者。三、傳播疾病或病蟲害者。四、有妨礙航空安全之虞者。五、(刪除)六、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者。II保育類野生動物有危害農林作物、家禽、家畜或水產養殖,在緊急情況下,未及報請主管機關處理者,得以主管機關核定之人道方式予以獵捕或宰殺以防治危害。」
[18]條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24條第1&2項:「I野生動物之活體及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產製品,非經中央主管機關之同意,不得輸入或輸出。II保育類野生動物之活體,其輸入或輸出,以學術研究機構、大專校院、公立或政府立案之私立動物園供教育、學術研究之用為限。」,違反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0條第1款)。
[19]條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35條:「I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非經主管機關之同意,不得買賣或在公共場所陳列、展示。II前項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之種類,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違反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0條第2款);非意圖販賣而未經主管機關之同意,在公共場所陳列或展示保育類野生動物,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0條第1項第7款),相關司法刑事判決請參見:https://www.lca.org.tw/law/book/3424。
[20]與原住民祭儀有關之研究報告「99年度臺東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祭儀與狩獵行為等傳統知識調查計畫-排灣族、魯凱族」,請連結: https://www.lca.org.tw/law/article/3455。
[21]條文依據:法律-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21-1條:「I台灣原住民族基於其傳統文化、祭儀,而有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之必要者,不受第十七條第一項、第十八條第一項及第十九條第一項各款規定之限制。II前項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之行為應經主管機關核准,其申請程序、獵捕方式、獵捕動物之種類、數量、獵捕期間、區域及其他應遵循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定之。」;命令-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民國101 年06 月06 日發布),附檔請連結:https://www.lca.org.tw/law/book/2360。原住民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獵捕、宰殺或利用一般類野生動物,供傳統文化、祭儀之用或非為買賣者,處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但首次違反者,不罰(野生動物保育法第51-1條)。
[22]眼鏡蛇,英文名:Common Cobra 學名:Naja naja atra相關資訊請連結:http://digimuse.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aspx?ObjectId=0b00000180034be1&ParentID=0b00000180034be1&Domin=z&Field=r1&Language=CHI。
[23]條文依據:法律-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55條:「適用本法規定之人工飼養、繁殖之野生動物,須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實質法規命令-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之人工飼養、繁殖野生動物種類(公告日期:98.07.07),附檔請連結:https://www.lca.org.tw/law/book/2970。
[24]頗值深究之議題為,當人類在生物複製技術發展日趨完熟後,儲存各類野生物種基因即可,所謂人工方式繁殖、飼養是否有其必要?或是應提供不受汙染之棲地,使之於野生環境中依生物特性生存?
[25]比較值得憂心的是,以營利為目的成功繁殖並大量飼養後,保育蛇類由野生動物變成經濟、同伴動物時,野生動物保育法與動物保護法之間,規範客體範疇發生疑義時如何明確界定?行政機關如何認事用法執行管理?
[26]我國化毒為藥-蛇毒研究之歷程,請連結: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Video/C/0/10/1/313.htm上集;
http://www.nsc.gov.tw/scitechvista/zh-tw/Video/C/0/10/1/314.htm下集。
[27]我國衛生署設有全國解毒劑儲備網,供查詢全國各地之各類毒蛇解毒劑庫存狀況,請連結:https://mis.cdc.gov.tw/PLC/PLC_QR001.aspx;其中並提供「臺灣毒蛇咬傷緊急處置要點」,供民眾參閱,請連結:http://www.pcc.vghtpe.gov.tw/antidote/snake05.htm#01。
[28]蛇毒在癌症之應用,詳細資訊請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k5fe7T2txr0。
[29]抗蛇毒血清中心之媒體介紹報導請連結:http://www.ttv.com.tw/102/01/1020131/10201314927904L.htm;不過據報載,該中心將於民國104年吹熄燈號,往後衛生署規劃由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接手,採取蛇毒的工作,將會委外處理。詳情請連結:http://tw.news.yahoo.com/%E6%8A%97%E8%9B%87%E6%AF%92%E8%A1%80%E6%B8%85%E4%B8%AD%E5%BF%83-%E9%9D%A2%E8%87%A8%E8%A7%A3%E6%95%A3%E5%A4%96%E5%8C%85-132211221.html。
[30]我國抗蛇毒血清製作方式與發展歷程,請連結下載全文檔案: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12222。
[32]相關內容請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h11vq6NM92Y,以及http://history.n.yam.com/ettoday/sports/201111/20111101968973.html。提及欣賞殺蛇秀報導請連結http://www.foxsports.com.tw/news/baseball/2011/1101/219091.htm。
[33]相關報導請連結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13/20130121004618.html,以及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122/34786056/。
[34]每個人有選擇攝取植物或動物蛋白質之自由,附上多元觀點,某位曾以殺蛇為業的受刑人撰文自懺殺蛇之惡報,請連結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565&cid=67&page=28。
[35]條文依據:動物保護法(民國100 年06 月29 日修正)第13條第1項第1款:「依前條所定事由宰殺動物時,應以使動物產生最少痛苦之人道方式為之,並遵行下列規定:一、除主管機關公告之情況外,不得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宰殺動物。」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宰殺動物者,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以上七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動物保護法第30條第1項第5款),相關行政與司法法制實務內容請參見本網頁-雲林違反動物保護法第13條第1項第1款,公共場所公然宰殺蛇類不服處分訴願駁回,請連結:https://www.lca.org.tw/law/book/3407;提起行政訴訟裁定駁回,請連結:https://www.lca.org.tw/law/book/3423。經查業者們會要求人群不可攝影拍照,仍照舊在夜市店面(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係指不特定人得隨時出入之場所。例如各種行業之營業場所。)當眾宰殺活蛇,要特別強調的是,在五年內被懲處二次以上,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動物保護法第30條第2項後段)。
[36]條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民國102 年01 月23 日修正)第48條:商品虛偽標示為保育類野生動物或其產製品者,處新臺幣十五萬元以上七十五萬元以下罰鍰。相關行政與司法法制實務內容請參見本網頁-台南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8條虛偽標示百步蛇粉不服處分訴願駁回,請連結: https://www.lca.org.tw/law/book/3451。